张虞、钟繇二人从雒阳西行,准备前往关中赴任。
因二人是京兆尹的治下县令,故二人需先至长安,拜见京兆尹守常洽,而后再前往本县任职。
但雒阳与长安之间看似很近,二者之间实则拥有九百多里的距离,张、钟二人为了赶路,几乎是日夜赶路,唯有驿站时才会歇息。
五月,经渑池、陕县、弘农诸县,二人进入关西地界。
在过潼关时,张虞好生瞧了几眼潼关布防,深感潼关险峻,非寻常关隘所能比。
或许是因临近黄河,见黄河汹涌之水拍打河岸,而潼关又这般凶险。
张虞见景而抒怀情感,谓左右众人,说道“关中怀四塞之险,天下乱时,固守关中,积蓄兵粮,挥兵东出,此是为秦汉之所以平天下之策。”
张虞虽未挑明自己的想法,但如此言语却也引起了钟繇惊异。
毕竟正常人哪里会想割据叛乱之事,除非本人也是野心家。
惊异归惊异,但钟繇并未多想,全当张虞喜好兵事之语。
过了潼关,则就进入京兆尹界,首经之县便是郑县。
郑县作为自己管理的县邑,为了考察郑县的民生情况,张虞稍微放慢了些脚步。
经张虞与钟繇观察,因叛军杀入三辅之故,县内外部流民多了些,加上长期无县令主持之故,秩序有所混乱。
看来张虞的上任之初,便需尽快解决治安与流民问题。
五月四日,张、钟二人终至长安。
相较雒阳的繁荣而言,今时的长安凋敝不少,城中人口数万,与二十余万人的雒阳根本无法相比。
且因战事之故,长安城愈发冷清了些。
在侍从的通传下,张虞、钟繇二人得以拜见尹守常洽。
堂内,常洽对张、钟二人的上任,颇是欢迎。
“下官张虞,张济安,拜见常府君!”
“下官钟繇,钟元常,拜见府君!”
常洽邀请二人坐下,笑道“阳陵、郑县二邑政务长期无人料理,令我不得不派遣郡功曹下县代理政事。
今朝廷派遣二位至此,当解我燃眉之急!”
带有蜀音的言语,说明了尹守常洽来自蜀地,而蜀地中能出两千石大员的常氏家族,唯有蜀郡常氏。
而历史上撰写《华阳国志》的常璩,便是出自蜀郡常氏。
顿了顿,常洽语气温和,问道“济安之名,某略有耳闻。
可是汝南黄巾乱时,率骑兵南下平乱,救汝南太守赵君彦信之人?”
张虞努力辨听常洽带口音的雅言,得见常洽知道自己事迹,顿感惊讶不已,说道“仆受王豫州之命南下,与赵君同击黄巾,不敢言救赵公。”
说着,张虞疑惑道“不知府君如何得知下官微名?”
汝南平黄巾之事,在黄巾之乱里谈不上多么出彩,仅是一场小范围战役,根本不值常洽铭记。
除非在那场战斗里有常洽所在意的人,莫非赵谦和常洽是亲友关系?
常洽笑了笑,说道“我与赵彦信有姻亲关系,我长女嫁与其长子为妻。
赵彦信与我书信时,曾提及济安之名,今方有此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不会真有人喜欢看废物流量们天天在影视综艺和社交媒体上刷屏吧!...
尤妙信了席慕的邪,信了他说的她不给他好脸色一直逃他才放不下她,信了他那套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再来一世,她乖乖巧巧的当他偷得着的那个,按着他的喜好做事,期待有一天他能腻了放了她直到若干年...
有c,剧情为主线,感情为辅线叶莳萝二十岁生日那天,意外参与了灵化游戏,并和一位研究员相遇,从此就再也没有甩掉过他叶莳萝你总跟着我干什么白蔹你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叶莳萝你不去研究灵化物...
简介彪悍兵王周天回归都市,美女纷纷暗送秋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不羁的外表之下,心底热血未冷,当昔日兄弟有难,组织召唤,他再次出征,一双铁拳,再战天下...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