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棉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挥了挥手道:“这事明天再说吧。
天快黑了。
都回去吧。”
走了两步,又回头过来对庄清梵说:“我手里有工具,明天我找出来给你。”
第二天他们照常上工,农忙刚过地里的活不是很紧,收工比平常早。
准备午饭之前,姜棉把姜爷爷留下来的那套做木工家什翻了出来,拿给了庄清梵。
“姜同志,你哪来的这套工具?东西这么齐全。”
庄清梵去挑竹子了,谢东和闲着没事,就打开了姜棉拿出来的工具箱。
姜棉手里洗着锅,抬眼看了他一下,回答道:“我爷爷留下来的。”
工具都是用过的,不过每一件都保养得很好。
姜爷爷除了做饭,其他爱好也很广泛,可以说是多才多艺。
不管是砌墙还是翻瓦,做把凳子椅子,他都在行。
看到这个工具箱,姜棉想起了上辈子的父亲。
父亲也有一个这样的工具箱,虽然外型不一样,但里面的内容却是差不多的。
姜棉小的时候,经常看见父亲利用闲暇时间做各式木制家具,还有编制各种竹制品。
庄清梵拉着一根竹子过来,姜棉看见了便问道:“庄同志,你会编鸭圈吗?”
庄清梵把手里的竹子放下,拍了拍手,问道:“就是用来围圈鸭子的那种吗?”
铃木生产队不少人家都养着鸭子,平常不想让鸭子满院子拉撒,就会用一个竹编的鸭圈把它们围起来。
他们知青对这个并不陌生。
姜棉点点头:“对。
你可以做吧。”
庄清梵肯定答道:“可以。”
鸭圈看着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要把竹子扭弯360度而不折不破,需要一点技巧跟力气。
这两样对庄清梵来说,都是小意思。
得了肯定回答的姜棉高兴地做饭去了。
一直在旁边看着的谢东和感觉哪里不对。
姜同志使唤梵哥干活越来越顺手了,而他的梵哥,好像从来没有反驳过。
还没等他想明白,就被庄清梵招呼去干活了。
花费了两天的闲暇时间,两位男同志终于把竹管做好了。
从水井边起,穿过围墙,直到开荒地地头的大水缸上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