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果然好彩头。
子释暗忖,起这名儿的人颇懂心理战术。
其实礼部一帮书呆子,几时想得出这种花样?不过是都卫司士兵和各衙门借来帮忙的小吏们不愿白干,几个头头凑一块儿喝花酒时发牢骚。
恰好理方司巡卫傅楚卿在座,刚跟着户部的人收税回来,经济头脑大长,替他们支了这一招。
傅老大命硬,当日几番挣扎,死里逃生。
瞅着形势不对,想起有个远房族叔在定远将军麾下任职,于是掉头进了封兰关。
族叔看他一身功夫,又不愿在军中打熬,便荐到理方司做了个巡卫。
从此傅老大放弃了山贼那份前途有限的职业,改行做官。
他脑子灵,下手狠,为人老辣豪爽,在理方司这片新天地里如鱼得水,干得有声有色,和各司部一众同僚厮混烂熟。
傅楚卿收了两个月人头税,学会不少钻头觅缝雁过拔毛的新招,给人当起了参谋。
要知道,所谓非京籍非蜀籍士子,多数是有身家无背景的主儿,捞了也白捞,不捞白不捞。
就算过后其中一些人中了举做了官,谁还会回头清算当初报名的半两银子?这笔"
折桂金"
,礼部几个执事抽一头,剩下的大家伙儿就地瓜分。
至于侍郎以上官员和各位翰林学士大人,厅堂里伺候舒坦了,没人会过问这些琐事。
对报名的士子来说,交钱既是上头的命令,便只有遵照执行的份儿。
谁有资格有胆量去追究这命令到底来自哪个上头?
先前那年轻人把子释打量几眼,道:"
你怎的还不去拿筹?这会儿去拿,今天都不一定轮得上呢。
"
子释腼腆一笑:"
我不知道要交钱……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再来。
"
说着拱手道谢,转身要走。
那年轻人忍不住多句嘴:"
你先把筹拿到,再回去取钱,岂非两不耽误?"
子释正要回答,就见几个士兵出来,在发筹的地方加张桌子,一个小吏坐到后头。
为首士兵冲人群里嚷道:"
交钱拿筹!
现交现取!
"
原来因为有人面完就溜,他们吸取教训,改后端收费为前端收费了。
子释摊摊手,冲年轻人笑笑:"
多谢兄台。
"
抬腿走了。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