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光复。
消息呈报到成都,唐僖宗喜出望外,不禁感叹是上天的赏赐。
于是,封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赐给朱温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全忠。
此后,朱温就改名为朱全忠。
朱温降唐,意义重大。
从战术角度上看,同州朱温降唐如同“庞勋之乱”
中的宿州张玄稔降唐。
在敌人严密的防线上撕开一道缺口,使得我军如一把尖刀,直刺敌人心脏,让敌人防不胜防。
而其战略意义则体现在了政治方面。
朱温降唐,为唐军的战略反扑开了好头,坚定了唐军必胜的信念,瓦解了敌人斗志。
黄巢集团失去了一员悍将,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
,更失去了内部信任。
黄巢集团内部爆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开启了新一轮的大清洗,“从龙派”
以外的成员以及“从龙派”
内部的边缘人士纷纷遭受打压排挤,更加离心离德,黄巢渐成孤家寡人。
例如与同州隔河相望的华州。
去年八月,草军将领李详在石桥击败大唐昭义军节度使高浔,并占领华州,随即被黄巢授予华州刺史。
高浔也在随后遭兵变而死,昭义军返还本镇,退出战斗序列。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李详点燃了“昭义兵变”
的导火索。
隔黄河驻守的朱温和李详,是一对儿好战友,死人关西密切。
所以在朱温降唐后,李详立刻遭到黄巢集团的血腥清洗,由黄巢的弟弟黄邺镇守华州。
诛杀李详,成为黄巢集团瓦解的信号。
自朱温降唐之后,黄巢已经不再相信“外人”
。
黄邺到华州没几天,就被李详旧部驱逐,然后举城投降了王重荣。
黄巢的大清洗加速了草军势力的衰落。
随着同、华二州的光复,黄齐政权的势力被压缩进了长安。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