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一千文。
“足陌钱”
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叫法,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一吊”
、“一贯”
。
在当时,民间交易多用“短陌钱”
,即以不足一千文当做一千文来用。
乍一听似乎是商业欺诈行为,其实不然,这是中国古人智慧的高度体现,完美解决了一个金融难题。
高骈显然是金融领域的小白。
下面我们将做简单分析,帮他认清自己的错误。
其实“短陌钱”
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不足。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上缺乏足够多的货币,无法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匹配。
注意,不是缺乏购买力,而是缺乏流通货币。
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钱荒”
、通货紧缩。
“钱荒”
也不是现代金融新生概念,早在北宋,大臣们给皇帝的上疏中,就已经把这个问题叫做“钱荒”
:“钱既难得,谷帛益贱,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跟现在的“钱荒”
是同一个概念。
从古至今,这都是困扰人类的一个永恒难题。
而古代中国人的高度智慧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堪称完美:创造虚拟货币。
现在流行的“区块链”
、“虚拟货币”
概念,都是炒冷饭,中国人早在汉朝就将其应用了。
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地承认“短陌钱”
,共同规定一个比例。
例如“八十为百”
,用八十文钱当一百文钱使用,凭空创造出二十文的流通货币。
如果二十文还不够用,那就创造三十文,即“七十为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