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是高高在上的右丞相,手握实权,深得慕容渊宠信。
而王允昭是什么东西?
不过慕容炎身边一个总管,他用得着跟这等人攀关系?
可是如今已是不同,他满脸堆笑:“王总管,许久未见,一向可好?”
王允昭说:“姜大人,恕老奴眼拙,未能亲迎。”
转而对手下的小太监道,“我瞎了,你们也瞎了,还不快给姜大人上茶。”
自有宫人赶紧端来好茶,王允昭说:“姜大人请坐,尝尝这茶,说起来这还是前儿个陛下经过渔阳茶庄时亲手采摘的。
赏了老奴一些。
老奴哪是享用得了这个的人?也幸得姜大人过来,可以品一品。”
姜散宜这才落座,倒也认真地品了品这香茗。
茶是好茶,然而令他意外的却不是这个。
其实慕容炎身边的这些人,他从来没有看在眼里过。
什么周信、封平,什么王允昭,还有那个十几岁带兵大战的女娃。
慕容炎的军队更是一伙农民杂兵。
可如今他与王允昭对坐,突然无比真切地意识到,这些他曾经一眼也不会多看的人,竟然真的颠覆了一个王朝!
他微笑着说:“总管说得哪里话,您是陛下身边最亲近的人,若您都享用不得,还有谁能受用?”
他发觉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心里的轻蔑之意已经缓缓收起,他开始以对一个中常侍的语气对王允昭说话。
王允昭笑容满面,说:“姜大人前来,可是缺少了什么?宫人若是侍候不周,姜大人还请立刻告知老奴一声。”
姜散宜连连摆手:“王总管,实不相瞒,如今陛下虽然将我儿安置在栖凤宫,却一直再未见过面。
老夫这心里有些七上八下,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还请总管指点一二。”
说话间,从袖里摸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说:“小小心意,还请总管万勿推辞。”
王允昭虽口上说客气,倒也未真的推辞,待收下盒子,说:“姜大人您请想,您毕竟是跟着燕王鞍前马后多年的人,如今回朝,文武大臣、士子百姓的目光哪个不放在您身上?陛下文韬武略,朝臣虽然敬服,但眷旧恩的人也不在少数……姜大人您如今难得清闲,也可以替陛下安抚一下他们嘛。”
姜散宜老狐狸一样的人,这话一点就透。
他想了想,说:“姜某多谢公公指点。”
王允昭连道不敢,一路将他送了出来。
等姜散宜走远了,他才轻叹一口气。
如今看来,慕容炎既然敲打他,就说明还是会重用他。
姜家东山再起,只怕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只是这朝中,薜成景乃元老重臣,根系颇深。
如何动得?甘孝儒又是慕容炎的心腹之臣,如今并无过错,也不能冒然罢免。
不知陛下会如何安置此人。
姜散宜回到暂居的清泉宫,想了一夜,写了一篇赋。
第二天,这篇文采斐然的赋便经由一些士子文人之口,悄然传唱。
这其中一面是感叹旧河山之凋敝,一面称颂如今大燕在新君的治理下渐现太平初景。
他身居右相之职,文采自不必说。
这一篇锦绣华章,未见一个贬低慕容渊的字,然新旧对比,却由不得人不反思。
情真意切,确实是精采绝伦。
文人士子争相阅诵,影响甚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