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当朝公主顽皮淘气,不甘困于深宫,读书习武,走南闯北,嘉和帝拿她没办法,又担忧她的安危,派与公主年岁相近的侯府独子裴裕一路随行护送。
裴裕出现在此,直呼其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身份不言而喻。
他顾不上磕疼的屁股,连忙爬起来,跪在少女面前高呼饶命,“公主殿下,小侯爷,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惊扰了二位的雅兴,罪该万死,但求二位高抬贵手,大人不计小人过,下官也是奉命办事,有苦难言啊!”
“哦?什么苦?起来慢慢说。”
官吏首领感激泣灵,正欲起身,瞥见公主阴沉的脸色,忙道:“下官跪着说就好……”
非要跪着,什么毛病?杨淑不解,秉着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费劲地听他把事情的缘由断断续续地复述一遍。
原来是边境战事不断,军饷耗资巨大,嘉和帝又大兴土木,修长生殿、建求子台,国库亏空,难以为继。
由户部牵头,六部尚书会同中书令、侍中,共同商讨出改粮为桑的对策,丝绸的价格比粮食高,因而能纳更多的税,且丝绸深受西洋人的喜爱,市舶司与西洋人年初刚签订一笔大额的丝绸交易,待年底交货给付,便能填补国库的亏空。
江浙一带,盛产丝绸,远近闻名,浙江气候温暖湿润,尤其适合种植桑树,改粮为桑的任务便落到了浙江一干官员的头上。
杨淑闻言怒极反笑,“荒唐!
这本末倒置、罔顾民生的奏议也能通过,高尚书真是老糊涂了!”
高志新是两朝元老,曾因正言直谏、触犯天威、锒铛入狱,彼时萧皇后正得圣宠,不忍看忠心耿耿的老臣饱受牢狱之苦,好言相劝,才让嘉和帝赦免了高志新的罪责,官复原职。
高志新对萧皇后感怀在心,特意进宫答谢时,杨淑借机拜高志新为师,请教学问,高志新许多独到的朝政见解令她备受启发,不想如今此等荒谬绝伦的政策竟能经他之手准奏。
粮食乃国之根本、民生所系,其中利害,高志新远比她清楚,许是迫于压力,无奈之举……杨淑越想越心惊,面色不虞地命令:“还不快把你的手下带回去!”
官吏首领一脸为难,“这县衙那边,小的不好交差呀!”
杨淑目光冰凉地睨了他一眼,“再啰嗦,我让你留下来好好合计一下,这些踩坏的农田,需要赔多少钱!”
官吏首领忙不迭地说:“小的告辞!
小的这就走人!”
杨淑又道:“马留下,走回去。”
官吏首领唯命是从,“都下马!
听到了没有,走回去!”
裴裕望着一众官吏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的狼狈模样,忍俊不禁。
周围的百姓也相继捧腹大笑。
唯独苏旭一人拱手作揖,正色道:“谢公主深明大义,主持公道。”
百姓这才后知后觉地感谢公主的大恩大德。
“官府小吏仗势欺人,作威作福,而圣上远在京都,未能体察民情,本公主南下走访,路遇此事,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秧苗的损失,本公主将代为赔偿。”
杨淑命侍女丹霞按亩分发银票,继而转向苏旭,“至于这位公子,为此事耽搁了少顷,不如挑一匹骏马,日行千里,赴京赶考,马到成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