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已有人验证过,真能制成。
纯度可能不太高,但在从未用过抗生素的古代,应该足够了。
若是不够,慢慢提纯。
她相信大家的智慧,只要指明方向,会比她预期的做得更好。
“首先,闲置一些橘子或其它果物、吃食,任其发霉。”
“再准备一些大米磨成的汁水或菜汤,放入器皿中,最好是琉璃瓶,利于观察,瓦罐也可。”
说到这儿,张祯若有所思。
或许她该发明玻璃,琉璃的造价太高了。
——等下,哪用她发明?琉璃不就是玻璃的一种?只是工艺更高。
琉璃都能制出,玻璃就更不用说了。
“然后呢?”
霍红儿催促道。
张祯回神,“采集果物、吃食上青绿色的霉物,放到汁水中,等待大约七天。”
这就是青霉素的培养液。
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制作活性炭。
方法很简单,将木炭放到水里清洗杂质,晾干磨成粉。
七天后,找一个干净的琉璃瓶,瓶口铺几层过滤的细布,将培养液倒入瓶中。
本来塞棉花最好,但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花呢。
接着倒入活性炭,不断搅拌,等培养液被吸尽后,用蒸馏水、酸性水、碱性水依次冲洗。
得到的液体再过滤一次,就是青霉素溶液。
最后还要检验是否制作成功。
将从病人患处提取的葡萄球菌放到器皿中,滴入青霉素溶液,观察几天,如果葡萄球菌只在青霉素周围生长,就说明有药效。
当然了,这些只是死板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操作者实验、分类、记录,以备失败后重来。
霍红儿奋笔疾书,将张祯说的步骤全部写下来,又捧给她检查,看是否有遗漏。
“记得很好,很详细!”
张祯大力夸赞。
霍红儿俏脸微红,感觉自己总算有了点作用。
张仲景和华佗追着张祯问各种细节,有些她知道,解释一番,有些她不知道,只能照本宣科或含糊略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