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123章(第1页)

>

大姑:“而且,写书的,也是男性!”

小悠:“嗯!

所以吕刘二人定亲的经过写成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了。”

大姑:“如果是你来写当时的场景,你会怎么写呢?”

小悠:“如果是我来写,我的主角首选自然是同为女性的吕后——因为‘写小说’跟‘看小说’的逻辑其实差不多,也需要代入感,与代入刘邦相比,我肯定更容易共情吕后了。

这样的话,我肯定也会如实写刘邦的虚报礼金等一系列行为,但我会点明吕后一眼就看破了刘邦这一行为的目的——抗拒这门婚事。

然后我会写吕后也看不上刘邦这个老男人,虽然看不上,却不得不顺从老父亲的意愿,来主动应和这桩婚事。

吕后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因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家人。

吕父为什么举家迁到人生地不熟的沛县呢?答案是为了避仇!

咱们中国人安土重迁,是不愿轻易迁移的,但是吕父却选择了搬家,说明仇人势力强大。

而咱们古代中国,是熟人社会,搬到一个新地方,要融入一地,其实是很难的,就算是在现在农村的很多地方,外来户要融入当地,仍然会面临诸多问题,而在两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只怕难度会更大。

怎样才能最快地融入当地呢?答案是:联姻!

而且是与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人家联姻!

这样才能获取他们的庇护。

而刘邦所在的刘家,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家——这应该是吕父的朋友,当时的沛县县令为吕家多方考虑后定下的人选!

接下来,就是吕后为了让刘邦上钩,不对,喜欢上自己,而定下的美人计了——这部分我不擅长,编不下去了!”

大姑:“可以呀!”

小悠:“真的吗?你真的觉得这样写可以吗?”

大姑:“真的!

可以的!”

小悠:“太好了!

但是,有一点说不通!

其实不一定要选刘邦呀!

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那就是县令之子呀!

因为史料记载,‘事后,吕公的妻子吕媪很生气,说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你还不肯嫁女儿,居然要把她嫁给刘邦!

’——说明沛县县令也曾有意与吕公结亲,县令可比刘邦这个亭长官大多了,这个靠山不是比刘邦更可靠吗?”

大姑:“可能正因为是‘县令’,吕公才没选!”

小悠:“为什么?嫌弃人家官大?”

大姑:“嗯!

准确地说,嫌弃人家是‘官’!”

小悠:“啥?刘邦本人也是官呀!

虽然只是个亭长,官不大,可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