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悠:“好的!”
大姑:“小悠,你之前从‘选人范围’的角度,给选人制度理出了一条发展脉络,接下来,你能不能试着从‘选人标准’这个角度出发,也梳理出一条选人制度的发展脉络呢?”
小悠:“好的,我试试!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选人的标准是‘血统’,也可以说是‘身份’或‘出身’。
接下来,就是秦朝了,(秦)军功爵制,选人的标准是‘军功’。
再后面,就是汉朝,(汉)察举制和征辟制,其中察举是由下向上推荐,实际选人权在地方长官手中,这种选人标准是‘地方长官的主观好恶’;而征辟制,则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实际就是‘皇帝的主观好恶’和‘官员的主观好恶’。
所以(汉)察举制和征辟制,选人标准是‘主观感觉’。
再下来,则是魏晋南北朝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由专门的官员即‘中正’来品评人才,把人才分为九等——选人标准也是‘主观感觉’,不过是‘中正官的主观感觉’。
最后,就是科举,选才标准就是‘考卷’!
所以,我梳理的结果是,从选人标准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从‘血统——主观——客观’的发展过程。”
大姑:“汉与魏晋南北朝,皆为‘主观’,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小悠:“它们的选拔标准有所不同,‘察举制侧重于品德和才能,而九品中正制则侧重家世和才能。
’——咦?大姑,这两者都注重才能,但是汉朝注重品德,到了魏晋时期,反而变成了侧重家世,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姑:“网上没有找到答案吗?”
小悠:“可能是我提问的方式不对,找到的资料都不是我想要的,眼花,大姑,能强行解释一下吗?”
大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吧!
汉朝国家统一,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平稳,所以可以不用过多考虑出身背景。
但九品中正制是产生于曹魏政权时期,那时候地方混战,侧重家世能更好地平衡各种力量。”
小悠:“所以,是时代退步了,相应的制度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后退。”
大姑:“但九品中正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小悠:“哪处可取?”
大姑:“标准更为明确。
察举制科目繁多,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主观随意性很强。
而九品中正制选才的标准则明确为士人的行状和家世,主观随意性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小悠:“所以是退一大步,进一小步。”
大姑:“或许,后来若没有出现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国家长治久安,也许能从察举制直接进入到科举制。”
小悠:“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姑:“针对察举制的弊端,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采用左雄的建议,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引入考试机制,史称阳嘉新制。
阳嘉新制实行分科考试,儒生考察经学,文吏考察章奏,史称其‘无异于后世科举之法’。”
小悠:“这么说来,科举制在汉代,已经萌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沈云巧五官平平其貌不扬,曹氏最大的心愿就是卖了她给宝贝大孙子娶媳妇,奈何十几年过去也没人站出来做那个冤大头,直到有天,满腹学识的小秀才敲响了门云巧没有照过镜子,但从小人们就嘲笑她长得丑,是做丫...
地球空间实验失控,是灭亡的前兆,还是进化的曙光?萧南只想问一句,敢不敢让我摄个影?你的天赋技能血脉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我的,我的。...
这大中小三千世界,九州七域四海二岛一境,凡人修士几十亿,谁人不想成仙时闲我时家老祖宗并上一干子孙怒视时闲我修还不成吗就是脸有点疼。修仙这条路,一旦踏上就是不归途。本文无男主,走天才升...
社畜李白衣意外穿越到一个男尊女卑的大坤王朝,意外成了镇国将军的儿子,李白衣那就一个兴奋,当场就要励志当一辈子的败家子,没事逛逛楼和里面才华横溢的女子探讨人生,学学英语。。。奈何总有人不想让李白衣学英语。也罢!既然不让我学,那就别怪小爷不客气了!...
预收重返23重生九零求收藏对于如意村里的白桃桃,大家除了羡慕嫉妒恨以外也没啥好说的了明明是个傻子,却偏偏好看的像个仙女村里的后生都爱她被全家人给宠得差点儿连路都不会走了。海...
我爹是皇帝,我娘是皇后,我舅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军,我表兄是封狼居胥的冠军侯,你问我是谁?我是帝后嫡子,当今太子,未来大汉天子刘据啊。我掐指一算好像没当皇帝。我掐指再算多做多错,尸骨全无。不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