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行业
《归溪十二里》的主角是“行业”
。
我想为每一个角色安排一种行业,以此铺陈故事。
而五六里的行业必须有点儿铜臭味。
说道“富”
,就不得不说“钱”
。
在古代与钱息息相关的行业之中,典当铺子一定是我最感兴趣的题材。
记得从小到大看到过的影视作品之中,当铺老板向来都是负面形象,大多肥硕大耳,阴险狡诈,吝啬冷血,还有一手见风使舵的绝活。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提到“当铺”
二字,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无非是“破财”
、“敲诈”
、“趁火打劫”
之类。
为了把当铺行业写得详实,我特地借来几本相关书籍,粗略看了看中国古代当铺的发展史,结果收获甚丰,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孤陋寡闻,笑。
直到现在,我依然十分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题材,不然就错过了老祖宗们许多有趣的历史。
最令我惊讶的一个发现,大概就是当铺的起源——寺庙。
在当铺行业形成之初,其实并不像小说影视里面描绘的那样招人憎恨,恰恰相反,它是作为慈善机构出现的。
汉唐之间,佛教成为当时的主要宗教派系之一,香火极盛,每年都有大量的王公贵族捐献财物,日积月累,成了一笔财富。
寺院便用这些财物施善济民,宣扬佛法,只可惜渐渐地演变成了重要的敛财手段,从此改变了当铺的经营涵义。
在【怀颖】的写作过程中,曾经有不少人质疑我写的和尚形象太过败坏,但是其实在真正的古代寺院(除了有名的大寺之外),多数是逃避徭役、没有饭吃的穷人出家为僧,素质相对低下,绝对没有人们口中所说的“仙风道骨”
,而佛寺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也非常普遍。
佛祖在上,我发誓我真的不是故意毁坏佛家形象的,默默望天流泪。
《归溪》虽是架空,不过绝大部分的时代背景都是遵照魏晋南北朝而定。
魏晋正好是佛教鼎盛的时期,那时还没有兴起“当铺”
这种说法,而是普遍称为“质库”
或者“典铺”
。
文中两种叫法都有使用,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困惑,于是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文中提到的当铺暗语,有一部分参照了资料中北京以及天津地区明清时期的用语,剩下的都是自己一边琢磨谐音一边瞎掰出来的,不必当成什么很有学问的东西来看,笑。
+++++
靳珠接管的金铺行当,在这部小说里面并没有进行很详细的描述,不过在写作过程中也参考了不少有关传统首饰工艺的书籍。
看了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痛恨自己试一个小老百姓,没有钱买下那些做工精湛的簪子,手镯,戒指等等,泪流满面。
老祖宗的手艺真的非常出神入化,明明在没有机械和电脑制图工具的古代,却能利用有限而又简单的资源进行创作,令我十分钦佩。
如果日后能有机会再写一次金匠这个行业,我希望可以写得更深入,更细致一点,把这个行业的历史也呈现给大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