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京中许多权贵之家的女眷,在这一日倒是会到了大半。
另外,也有好些个有身份地位的男人也会陪着女眷观礼。
隐晦的,这一天,也成了各府里心知肚明却不宣诸于口的相亲日子。
凡是来观礼的年轻女子,必是在穿着打扮上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于清瑶早起时,柳絮就一直要为她仔细妆扮,可惜现在的于清瑶早就失去了从前那窃喜又期盼的心情。
所以,这天穿着的也不过是件淡蓝的春衫,又在外面加了件青色比甲,俱是半新不旧的。
只是头上,却特意插了支金丝缠花牡丹钗,双鬟髻后侧又有一朵用银丝珍珠串成的华胜,看起来很是贵气。
从前,她不懂这些,就是跟着田氏出门,也是一昧的素净,可是现在,她却知道那样的装扮若是在家里也就还罢了,可是跟田氏出门时,却是要妆出富贵之态来。
只有这样,田氏才不会觉得她丢了侯府的面子,不会在暗里觉得她小家子气不堪大用更添几分厌恶。
从前的她,尽可以那样整日藏在深闺,一切都由人作主。
可是现在,她想为自己的将来谋个光明,就一定要时常出现在外人的眼目中。
所以,虽然衣着上看似没有刻意装扮,可这两样首饰却是她精挑细选过的,让一向要挑剔她衣着的田氏眼中也现出满意之意。
长长的马队驶过朱雀大街,穿过街市,终于在绕过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庙会,到了相国寺前。
相国寺,在北齐时就有的,只不过那时候是叫建国寺。
后来兵荒马乱的,寺毁人亡,直到唐时才又重建,后来又改成了相国寺。
在大周还没一统江山时,这相国寺就已经很有名。
等到定都后,这大相国寺更是香火鼎盛,僧侣千余,中有高僧大德无数,别说寻常百姓,就连京中权贵豪门,宫中贵人,也多是大相国寺的信徒。
连绵数百里的殿宇、僧舍、园林,精致华美,绝不下于任何一户公侯之家,甚至有人形容阳光下的相国寺“金壁交辉,云容失色”
。
只是于清瑶每次来相国寺,都是驱车直入,倒不曾对那壮观的美景有太多印象,反是对寺中四季浮香的花卉印象更深些。
相国寺最出名的就是菊花,只是现在不是季节,自然是看不到那金菊怒放的美景。
倒是牡丹开得极艳,不经意间就能闻到浓郁的香。
虽然安乐侯地位也不算低了,而且每年捐给相国寺的烟火钱少说也要几百两,可是在相国寺里却全无半分优待。
别说主持方丈不过是来打了个招呼就走,就是派来随同招待的也不过是普通知客僧。
不过,哪怕是一向好面子的田氏,也不曾露出半分不悦之色。
别说他们于家不过是二等侯,现在又并非如何得宠,就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人家,也不敢在相国寺里嚣张跋扈。
这样的日子里,谁知道有哪位贵人兴致来了正在寺里游玩呢?若是一个不小心,可就不是自家的事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