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样一说,我明白了,他们是害怕这雪有危险,会和所谓的雪魅有关系,不敢走。
如此看来的话,那么眼前的这红雪之谜看来是非要搞清楚不可了。
我慢慢的闭上眼睛,努力回想着以前关于红雪的教授讲义。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他们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也因为精神的放松而那些关于红雪的讲义内容慢慢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起来了。”
我兴奋的叫道:“其实这些红雪是由雪衣藻、溪水绿球藻和雪生纤维藻等藻类组成的。
藻类是低等植物,它们具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在永久性冰雪中,高原藻类分布广,耐寒性强,零下36度也不至于死亡。
因其含有血色色素,故呈红色。
这就是关于红雪的来历。
你们听懂了吗?”
“是吗?”
上海佬怀疑性的说。
我道:“至于红雪之谜的发现,则要感谢我国的科考队员。
有一年,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考察。
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从一座5000多米的山峰上下来,抬头一望,发现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变成了火一样的色彩,往日的白雪全披上了红色的外衣。
从此,红雪之谜便传了开来。
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过,我们在这南迦巴瓦峰的山腰间也发现了,这可真是不可思议。
你们应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这种恩赐恐怕我们一辈子也就遇到这么一回。”
这些话,我说完,在地上亲切的打起滚来。
他们见我如此,原本警惕的心也默默地放松下来。
在这红雪上面,我们亲切的又是拍照,又是嬉闹的小小休憩了一会,随着日暮的慢慢降临,我们的行程再次展开了。
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艰辛,弄不好还会见到雪魅。
因此,也可谓是危险重重,我们得步步为营也差不多,丝毫大意不得。
所以,这回还是我和上海佬打头阵,小甘肃垫后的我们整理好行包,焦急而小心翼翼的出发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