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以来,这个案子最好不要彻查……
如是想着,江言沉声劝谏:“陛下,老臣觉得——”
“太傅大人。”
姬瑶微抬声调,打断他的话:“朕知道你是为朕好,但朕若网开一面,便对不起这天下百姓,对不起在地方拼命维护政绩的官员,更对不起朕自己喝的那几碗糠。
要怪就怪李氏贪得无厌,徒留把柄在旁人手里。
若不牵扯赵郡最好,若是牵扯,朕会要求大理寺和刑部秉公办理,谁敢徇私枉法,谁就是我朝的罪人。”
她说话不似先前那般娇柔,铿锵有力,不容置喙。
江言清楚她的性格,那股犟劲上来,八匹马都难拉回来。
他若再据理力争,难免落得跟秦瑨一样的下场,造成君臣不睦。
为了日渐衰败的赵郡李氏,不值得。
好巧不巧,谁让他们偏偏撞到陛下面前。
可能这就命吧……
江言长叹一口气,垂首道:“老臣告退。”
眼见他没有继续纠缠,姬瑶不禁松了口气,笑道:“太傅慢走。”
出了紫宸殿,江言二话不说,直接来到门下省衙门找到英国公,冷脸嘱咐:“陛下铁了心要办赵郡李氏,告诉各世家,这段时日需谨小慎微,族里有积病的,赶紧处理,莫要招来杀身之祸。”
*
自打这天起,面对并不明朗的朝局,官员皆是夹着尾巴做人。
一晃俩月过去,冬日萧瑟。
朝廷上鲜少有人再跟姬瑶因为政见而争论,她每天坚持上朝,下朝,处理政务,日子过的安逸熨贴。
唯独入夜的时候,无人陪伴,总是难眠。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就像扎进肉中的刺,早就成了身体的一部分,饶是拔掉,也会有血液喷涌而出。
每当姬瑶睡不着时,她总会胡思乱想,不知秦瑨是否跟她一样辗转难眠。
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心头,却找不到机会询问。
临近腊月,年关将至,朝廷诸事繁杂。
姬瑶和秦瑨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各忙各的,几乎没有时间单独相处。
直到这天,姬瑶批完奏章,难免一阵头晕脑胀。
勤政爱民没这么简单,她桌上的奏章总是堆的像小山那么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