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是他走再多捷径也会欣然接受的,例如与怡君;有些事,是他重复前生路会莫名心虚的,例如功名路。
这是两回事。
感情上,是纵观一生的笃定。
考场上的变化,取决于太多因素:读卷人不是一个,你但凡引起了哪一个人的不悦甚至反感,名次大抵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这背后的那些接受评判的人,哪一个都是经过了十年或数十年寒窗苦读。
没有公平可言,只是事在人为的一件事。
无法改变。
唯有适者生存。
.
会试开始之后,除了程府,最担心程询出岔子的,便是廖家。
都知道,就算程询真的名落孙山,也不愁前途,但他们因着越来越多的欣赏之情,满心希望他的功名路是自己一步步赚得。
相对于来讲,怡君算是最平静的,每日该上课就上课,该做针线就做针线,偶尔晚间做功课到半夜。
廖大太太听了哭笑不得,对罗妈妈道:“这孩子,也不知是心大,还是不在乎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
停一停,又道,“我不行,我是俗人,还是想喜事成双,亲事虽说已经定下,却还没下聘礼。
下聘的日子,私下说定了三月二十二——要是殿试之后,解元考取了前三甲,对两家来说,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儿。”
罗妈妈就笑道:“奴婢瞧着您和大老爷这意思,想是已断定解元能够高中了,不然,也不会应承下来。”
“是啊。”
廖大太太想一想程询的样子,“这人哪,有时候就是这样,有的人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有的人就是一辈子缺斤短两的——不是这儿有不足之处,就是那儿有瑕疵。
像解元那样的人,该是苍天都会眷顾的。”
罗妈妈连声附和。
香雪居里的怡君,此时正忙着做点心。
上次一别,每隔一两日,或是程安来取她亲手做的点心,或是阿初送到别院。
那厮第一次回的字条是:多多益善才好。
好像她准备的不够他塞牙缝的样子。
她于是就多备一些。
他的字条又至,告诉她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
她于是看出来,他不大喜欢甜味的,想想也是,不是嗜酒的人,但听说酒量特别好,喝酒的场合又太多,这样的人大凡不喜欢清淡甜腻的食物。
这好说,她又不是没做过,近日不妨闲来多做几次,下次送到他面前的,应该比较可口。
至于别的,她真的不在意。
横竖自己认定的是他,不是他的功名。
至于别的,是他的事。
而她,相信他就够了。
做糕点的时候,不经意间,怡君想到了姐姐:这一阵,坐在一起的时候,姐姐好像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