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芝兰笑着道谢。
一餐饭下来,三个女孩东拉西扯地谈及不少话题。
饭后,喝完一盏茶,廖芝兰道辞离开。
廖碧君思来想去,也琢磨不出廖芝兰的来意,不免嘀咕:“真就是闲得没事来串门的?”
“怎么可能。”
怡君笑道,“她应该是学会我那个路数了。
以前我想跟谁探听什么事,不也是这样么?把自己想问的掺在杂七杂八的家常话里,就算没完全达到目的,心里也能估算出七八分。”
“是么?”
廖碧君不由皱眉,“那你该早些提醒我留神啊。”
“怎么提醒?”
怡君笑意更浓,“同一桌坐着,我要是给你递眼色,她一定会留意到。
再者,她说起什么,我也不能总抢在你前头接话,会让你没面子。
把心放下,没事。
她要探听的只是门外事,除了关于程府的,我们告诉她也无妨。”
“那还好。”
廖碧君无奈地道,“这次没法子了,往后再见到她,我一定留心。”
论城府,她比不了廖芝兰,更比不了妹妹。
“这样想就对了。”
怡君携了姐姐的手,“我们回房做功课。”
.
午膳时,程夫人派人唤程询回到内宅。
这是程询和程译逐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早中晚只要在家里,且手边无事,就会陪母亲用饭。
论起来,他和程译做了很多年孝顺母亲的儿子。
处处与母亲拧着来的那些年,起因是母亲硬着心肠要他娶廖芝兰,任他长跪不起都不改口,死心塌地配合父亲。
再往后,母亲对他的失望心寒越来越重,为人处世方面,一步一步,不自觉地被父亲和廖芝兰、林姨娘带沟里去了,他又是心冷齿冷的状态,什么事都懒得解释。
重新来过,他希望把母慈子孝的情形常年维持下去,这对谁都不会有坏处。
平心而论,不论怎样的儿媳妇进门,母亲都不会做恶婆婆。
前世程谨的婚事,父亲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定了,母亲私心里一百个不乐意,等到新人进门,照样儿经营出了婆媳融洽的情形。
用饭的时候,程夫人闲闲地说起上午内宅的迎来送往:“徐夫人昨日下了帖子,上午带着女儿过来了一趟。
徐家那位千金单字一个岩,生得委实标致,言行得当,真是少见的招人疼爱。”
徐岩日后要成为平南王妃,会生下薇珑那样年纪轻轻扬名四方的女造园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