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在半空的红叶轻盈飘逸,掐掉叶柄就能飞似的;
小河波光粼粼,映着五彩霞光,岸上有供人垂钓的藤椅;
远山巍峨,形似含笑,又有秋日暮光下的沉静寂寥。
一幅画中,融合了多种纯熟的技巧和手法,轻灵、厚重、朦胧、鲜活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繁复的画,也只有功底特别深厚的人敢作,各种技巧、手法不相伯仲,方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否则,一准儿露怯。
这也是大多数人专攻一种事物、景致的缘故。
如果事先不知出自谁人之手,怡君一定以为是功底在二三十年往上的名家所作。
她忍着没转头看程询。
就算是天赋异禀,但他兴趣广泛,哪一样都要占据时间分散精力。
最重要的是,两年前,叶先生曾带着她看过他的水墨,那时已经功力不俗,但比起眼前的,真不够瞧。
两年时间,就能精进到这地步?要是这样的话,他倒是真担得起奇才的名声,除了心服口服,还有点儿被吓到了。
这时候,程福走进门来,对叶先生娓娓道:“有伙计送来了书桌、书架、座椅、文房四宝,还有一些摆件儿,是夫人和大少爷的意思。
别的好说,只是书桌书架较重,需得小的几个抬进房里,却不知安置在何处。
先生,您回房瞧一眼,吩咐着小的行事?”
“这是怎么说的?”
叶先生笑着站起身来,对程询道,“贵府也太周到了,实在是受之有愧。”
“应当的。”
程询一笑,“要不要我过去帮把手?”
“不用,不用。”
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她怎么敢让他做这等事?叶先生道,“我去去就来。”
程询亲自送叶先生到门口。
怡君隐隐听到言语声,只当是叶先生在和程询闲谈,注意力不能转移,慢慢后退,在远一些的距离观望。
是这样美的一幅画,初刻惊艳之下,她很想走进那条红叶路;其后望见远山,心头罩上秋日清愁;此刻,纵观整个画面,袭上心头的是悲伤。
是不是意识到,再美的景致,到岁暮天寒时,也将化作肃杀荒凉?
是不是感知到,作画人落笔时,心中盈满孤独离殇?
离殇?是对秋日,还是对哪个人?
怡君定一定心神再看,红叶、河流的灵动美丽分明叫人欢喜,与整体氛围不符。
她错转视线,告诉自己停止研究这幅让她陷入混乱的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