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听到贾小蕊问,她便忍不住道:“不,黑客手段,没有高低之分。
只有能不能达到目的。
他说的这些其实严格来讲都算社会工程学。
能将这种手法,和纯粹的技术结合。
做到自由组合,灵活运用,不管是什么方式都信手拈来,才算真正的意识层次黑客。
同样的,这种手段的运用也需要有创造力,想象力。
否则,不过是个落了下乘的骗子罢了。”
胡乐这时已经说到了第四个层次:“接下来,第四层次,道德层次,也讲讲黑客的道德法则。”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以及下一章参考了一些文章,也夹杂了我自己对于黑客的理解和看法。
sorry这个讲座说得有点长了,下章一定结束,oiz。
主要参考维基百科黑客条目:
%e9%bb%91%e5%ae%a2#cite_note-shapiro-3
还有条目参考资料中的
antedatingof"
hacker"
byfredshapiro
?a2=ind0306b&l=ads-l&p=r5831&m=24290
黑客文化简史:
第27章黑客法则
道德层次上讨论黑客问题其实反而对在座的大学生们不那么陌生。
在这里,胡乐讲到了以恶意破坏为主的骇客,cracker,以及以未经许可入侵为主的黑帽黑客之间的区别。
同时,也提到了白帽黑客——他们是有能力破解入侵,研究漏洞,然后给安全人员提出建议的人。
“简单来分类的话,如果以我们所遵循的社会秩序为最正义,最正统,以盗取钱财恶意破坏的骇客为最邪恶。
从善到恶,依次是安全人员,白帽黑客,黑帽黑客,骇客。”
胡乐道,“但是以badcode的观点来看,他们统统都叫黑客。
因为这些人的角色和自我定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他们的年龄,生活环境,甚至是心情不断变化。
可能一个人今天是安全人员,明天就是危害整个网络的骇客。
在badcode看来,只要有着目的性,好奇心,并且有达到目的的能力,并且有实践其能力的勇气的人,都属于黑客范畴……”
“我很认同他的观点。
同时我也相信,一个真正的受人尊敬的黑客,是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的。
黑客,或者所谓‘真正的程序员’不应该被从穿着,出身,受教育程度上受到限制。
他们不一定是只穿着t恤衫牛仔裤的宅男,也可能是个精英白领;他们不一定需要是大学教授,或者大公司的程序员,也可能只是个极有天赋的中学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