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掌柜摇了摇头:“若是丰年,那倒是粟米满仓,可今年是灾年,又被官府这么一趁火打劫,存粮不到往年的一半呢。
但是姑娘你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你的口粮他那儿定是有的。”
那掌柜摸了摸胡须,笑呵呵的指着石子路对陆小琬说:“姑娘,你直走,拐个弯便到了镇子东头,你看门上刻了梁字的,便是那粮肆掌柜的家了。”
陆小琬向那好心掌柜拱手谢过,骑了马便往镇子东头去,按照提示找到了那粮肆掌柜家,用力叩门却没有人答应,看来是不在家,陆小琬只得骑了马怏怏的去了县里边买粮。
到了县里,跟人打听粮肆,大家一听要买粮,都露出了一副同情的脸色来,指了方向,匆匆走开,摇着头道:“唉,又一个去送银子的!”
陆小琬到城里金饰铺子用两件金饰换了三百两银子,赶着马便去了粮肆。
走到粮肆门口,便见那里稀稀拉拉的排着几个人,手里拎着袋子或者端着盆子,愁眉苦脸的站在粮肆门口,一个个都在唉声叹气。
陆小琬牵着马走过去一看,外边的木板上写着今日粮价,粟米每斗十个铸钱,一钧为三百个铸钱,一石二两银子加二百个铸钱。
这个价钱也未免贵得离谱了罢?陆小琬转着眼珠子想到了原来在荆州城,成衣铺子旁边不远处便是一家粮肆,好像粟米只要五个铸钱一斗,这青山县竟然贵了一倍,难怪那些来买粮的人都是一副愁容。
陆小琬走了过去,敲了敲木板,里边探出一个脑袋来,那伙计见着陆小琬长得美貌,身上穿的衣裳也是好材料,不由得笑眯了眼睛:“这位姑娘可是要买粮?”
“我想倒是想买,可你们粮肆的粟米也太贵了些!”
陆小琬皱着眉头道:“能不能便宜些?我打算买一百石粟米呢。”
“一百石?”
那伙计的嘴张得大大的,结结巴巴说道:“姑娘,你等等,我去问下掌柜的才能给你回复。”
陆小琬点点头道:“那你去罢,我等着听回信。”
没多久,那伙计便跑了回来,疑惑的打量了陆小琬一眼道:“我家掌柜说,姑娘要买一百石,那就把便宜些,二两银子一石,再也不能少了。”
陆小琬心里憋着一股子气,这粟米该都是盘剥了各个镇上粮肆掌柜的,收进来不过三、四个铸钱一斗,现儿却翻了三倍的价格卖,给她二两银子一石还说是便宜她了,想想都来气。
可自己现在只是一介草民,人家是青山县令的舅子,随随便便伸出根手指头就能捺死自己,还是不要强出头的好。
想到这里,她对那伙计笑了笑:“麻烦小二哥稍等下,我先去雇几辆马车。”
那伙计探出头来眼馋的看着陆小琬,殷勤的笑道:“姑娘尽管去,我在这里等着姑娘回来。”
陆小琬喊了五辆送货的马车,与那伙计点清了粟米和银两,然后便同着马车一道送着粮食去了大青山。
一路上,赶车的车夫都在询问陆小琬与大青山的渊源,当得知陆小琬只是个路人,因为怜悯他们才替他们买粮的时候,几个人具是啧啧称赞了一番,其中有个老些的车夫摇着头道:“姑娘,你原本是一片好心,可我不得不提醒你,那大青山本是盗匪改做良民的聚居地,虽然做良民也有二十来年了,村里青壮又都已经逃了出去,但你这样大张旗鼓的去送粮,总归不太好。”
“这……”
陆小琬听了心里也直打鼓,若真是如老车夫所说,她还该不该去送粮?
“不如这样罢。”
那老车夫见陆小琬犹豫不决,给她出了个主意:“我们把这粮放到村子外边不远的地方,放下就走,姑娘你骑马去和村里的人说一句便赶着马回来,这样应该也不会有别的事儿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