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乐七年,北蒙鞑靼和瓦刺两大部落联手,进犯大明边境。
朱棣首次正式以君王的身份北巡回到北平。
并再次通过反间计劝降了瓦刺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以此分裂鞑靼和瓦刺的联军。
并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派重兵守卫边防,并派了使者前去鞑靼谈判讲和,给足了北蒙面子。
同时,朱棣下令在昌平燕山之麓修建自己的陵墓,是为长陵,以表明自己生死不弃,决意守边的决心。
永乐八年初,谈判讲和不温不火的进行了几个月没有什么进展,朱棣再派人去打听,才得知之前派去的使者已经被鞑靼首领下令格杀,并且封锁了消息。
朱棣气急,即可下令出兵征讨。
朝廷军队兵强马壮,且由朱棣御驾亲征,没用几天就把鞑靼的军队打得落荒而逃。
永乐十二年,鞑靼因为上次打仗,元气大伤,给了瓦刺雄霸草原的机会,出兵攻打鞑靼,鞑靼没有办法,转过身来求助大明,希望朱棣出兵解围。
朱棣知道鞑靼也不是啥好玩意儿,如果不是现在的实力实在不如瓦刺,哪会想到向朝廷求援?但鞑靼和瓦刺是两股能够互相制衡的力量,任何一股强大了对大明都没什么好处。
于是他答应帮助鞑靼,进行第二次北征,以此挫挫瓦刺的锐气。
而这一次北征,他没有带朱高炽前往,皇帝不在家,太子必须留下来监国。
这是经过第一次北征之后,方孝孺等一干文臣努力跪谏的结果。
但他带了另外一个特别的人,朱瞻基。
此时的朱瞻基已经快十四岁了。
看着骑马跟在自己身边的少年,眉目清俊,英姿飒爽。
朱棣无端就想到了多年前的朱高炽。
也是同样的年纪,同样的眉眼,同样的坚定神情。
原来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他是真的老了吧?如果有一天,自己老得再也打不了仗,他希望还可以握着炽儿的手,驰骋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之上,看长河落日,冬雪昭昭。
那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吧?
永乐十八年,北平紫禁城的修建终于完成,朱棣下诏宣布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
从翌年正月初一那天起,正式将国都迁到北京。
诏书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贻子孙万世之宏规。”
朱棣是故意这么说的,因为迁都不是小事,他知道肯定有很多大臣会反对。
只有将迁都说成是朱元璋未竟之业,他只是帮助先祖皇帝完成他建成南北两京的心愿,大臣们才不会反对得那么强烈。
而这个方法也的确有效,诏令一出,即使是有反对之心的大臣为了表示对太祖皇帝的忠诚,也没有激烈表现出来。
而内阁七子,六部官员以及跟随朱棣起兵的一众大将都是支持的。
连一向跟朱棣唱反调的方孝孺此次都保持了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中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北平的紫禁城都建好了,谁反对会有用?”
朱棣喜欢聪明人,就是因为跟聪明人商量事情能够最快的得到结果。
而方孝孺虽然迂了些,但还算聪明,知道反对的路走不通,于是也就不反对。
虽然他没表示支持,朱棣已经很庆幸了。
因为他要是加入了反对的行列,会难办得多。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官员,只是胆敢反对的,都北朱棣直接罢官贬成了贫民,处决了几个,其他官员也就不敢再反对了。
于是,永乐十八年末,朱棣成功将国都迁至北平。
十九年正月初一,他也首次登上了北平皇宫奉天殿的龙座,接受百官的新年朝拜。
并在那一天,册封了朱瞻基为皇太孙。
国都迁到了北平,离北蒙就近了,打起仗来自然是更方便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她是龙国最美的女子,身份尊贵,权势滔天。却也是都城上下背地里人人唾弃的对象。没有灵根,是温沅心中最大的痛。她看似拥有一切,实则一无所有。而他是修行千年的狐妖,只差一步便可得道成仙,却一次次败在她的手上。人妖不得相恋,这是天道法则,你们难道想推翻天道?无知小儿实在可笑。她曾数次死在天雷下,这一次,他发誓不再让悲剧重演,这天道便是逆了又如何?若这一世仍无法相守,那便立下誓言,你我来世相见亦不忘却此生。...
接档文求个预收哇我给影帝当萌宠本文文案纪虞好不容易爬上仙厨位,一睁眼竟穿进星际时代。浑身瘦巴巴口袋轻飘飘,隔壁算计他房子不说,还绑了个坑爹的二逼系统。眼看开的店空无一...
...
方舟穿越到一个男卑女尊的修仙界。这个世界,流氓是女的,色魔是女的,修仙是女的,连开天辟地的创世神都是女的。作为一个走到哪都被觊觎的靓仔,方舟压力很大。女孩们都想跟他一起玩,还想抓他回去玩。为了小命着想,方舟不得不化身钢铁猛男,抵抗到底。滚开你们这些臭女人,不要打扰我修仙!...
诸天和谍影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凑到一块因为在经历了机缘被夺,传承被抢,美女被拐走,龙气被抽取种种掠夺后,诸天奋起反抗了,对轮回者背后的主神殿发起渗透。作为第一位打入主神殿内部的间谍,我...
十年前我们于星空下相遇,我用机械的手指与你拉钩,共同许下明天的承诺。十年后我们在星空下相逢,虽然你早已忘记我的一切,但我还是愿意燃烧自己,只为兑现迟到了十年的承诺。因为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你便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