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后,太子努力收缩势力,除了皇上给他的一些政务,他几乎什么都不插手,东宫中更是整治的一片安然。
除此之外,太子每天早晚给皇上请安,说一些暖心的话,并且表现出对皇上的十足忠诚和孺慕之情,一来二去,皇上对太子更加疼爱,又觉得太子太过纯善,在别的皇子想要挑衅太子的时候,不用太子动手,皇上就会先镇压住他们。
这么一来,更让太子找到了和皇上相处的法子,父子感情日渐加深。
太子本来就是当今第一个儿子,太子出生的时候,皇上和皇后感情很不错,自然,他对于太子是疼爱的,这种感情不是后面的那些皇子能比的,说起来,这么些儿子当中,皇上还是最疼太子的。
等到太子让皇上对他很放心时,他就利用从楚秀兰那里学来的东西开始展露他的政治才华。
他不但谈论一些治国之道,在得知皇上因为国库空虚而头疼的时候,更是把从楚秀兰那里换来的玻璃制作的方法献了出来,并亲自监管造了作坊,开始生产各种精美的玻璃制品,没用多长时间,这些玻璃器皿都卖到了邻国,赚了许多钱财,一时,皇上高兴的每每在人前大力夸赞太子。
在一次太子遇刺时,正好楚秀湖在旁边,奋力保护了太子,皇上便让楚秀湖负责太子的安全问题。
楚家,彻底的和太子绑在了一处。
楚秀兰继续做着自己大夫的职业,在治病的同时。
联络那些贵门豪族,弄了不小的人脉。
而楚秀河也考中举人。
眼看着就可以参加会试了。
后,楚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京城站住了脚跟,楚秀海培育的良种卖遍整个国家,百姓提起他都恨不得供起来,就是皇家提起来也是大家赞赏,楚秀海仗着良种培育和先进的养殖经验成了一方富豪。
楚秀湖在军中发展的也很好。
如今已经因立战功而官拜三品,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太子的提拔,可和楚秀湖的勤奋还有谨慎都是分不开的。
另。
楚秀河在会试中也一举高中,虽然没有夺得前三甲,可到底也在二榜榜单中,并且名次还不低,又经殿试。
也许有皇上要提拔他的意思,楚秀河被点为二甲传胪,后又有楚秀兰给他打点,让他外放做了一地的知县。
楚秀河带着家眷上任,上任之后清正廉洁。
又给当地的百姓找了不少致富的路子,联同当地富户修桥补路,兴修水利,在上任期满后,考核优良,太子又使了力让他连升几级,成了一地知府。
楚秀河临走时,当地百姓送了万民书万民伞等物件,哭着送他,连着送出二十里地,场面着实感人,就连皇上都听说了,大赞一声若全国都是这样的官员,国家又何愁不兴盛。
在这几年里,方太太不止一次的想要找楚家的麻烦,都被楚秀兰躲了过去,楚秀兰原来打算还击,可当她知道方家和三皇子搅和在一起之后就不再还击了。
这几年楚秀兰也看清楚了,太子的位子已经稳固的很,就是皇上都不会容忍有人动摇太子之位的,三皇子根本就没有上位的可能,而且,三皇子背后陷害太子的事情太子也知道,两个人表面上兄友弟恭,可背地里已经水火不容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