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又说:“儿臣不知父皇、母后驾临,未能到府门恭迎,实是罪过。
请圣驾到前厅落座,儿臣再跪拜请罪。”
“我们心血来潮突然驾临,怎能怪你。”
独孤后满脸笑容“好吧,到前厅叙话,广儿带路。”
刚出后园门,萧妃匆匆赶来见驾。
独孤后拉住她:“别拜了,在自己家中,国礼免叙。”
“谢母后恩典。”
萧妃诚惶诚恐地要退到侧后。
独孤后拉住她不松手,上下打量两眼:“你为何这般打扮?”
原来,萧妃的装束根本不像个王妃。
半旧衣裙,更无满头珠翠,只有一两件银首饰。
文帝也觉奇怪:“广儿,你晋王府就如此窘迫吗?难道我儿媳身为王妃穿戴就如此寒酸吗?”
萧妃答道:“万岁、娘娘,并非王府没有儿媳穿戴,是晋王千岁一再告诫我们,父皇南征北战与母后打下江山实非容易,连父皇、母后都穿旧龙袍,着旧凤冠,我们为子媳者,更当勉力效仿。
晋王还说,俭乃立国之本,绝不能奢侈糜费。”
杨坚不觉频频点头,连连称赞:“说得有理,有理,这才是我的好儿子,好儿媳。”
紧挨后园的第三进院落,有一处乐师房。
文帝经由此处,不觉信步走进。
这是一排三间厅堂,不仅空无一人,而且结满尘网。
摆放的古筝、瑶琴,挂放的笙管笛箫,无不积满灰尘,琴弦多数已断。
文帝环视一遭后问:“广儿,此处为何这般荒凉,乐师们在何处?”
杨广答:“请父皇、母后恕儿臣不能奏乐相迎。
儿臣想,若沉溺声色,便难免玩物丧志。
故而遣散了所有乐师,也不许府内任何人动用乐器。
说来,这乐师房儿臣已有年余未曾涉足了。”
文帝与独孤后交换一下眼神,彼此都是赞许之意。
文帝又问:“广儿,你正值青春年少,不近声色,平日如何打发光阴呢?”
“父皇,请随儿臣来。”
杨广向对面一指。
这是五间东厢房,帝、后走进一看,着实令二人惊讶。
各种书籍摆了满满五间,真是浩繁如烟海。
有的书打开,有的夹着纸条,显然是主人正在阅看的。
文帝信手翻了翻,见都是《史记》、《吕氏春秋》之类史书,绝无淫词秽语春gong图。
杨广不失时机说:“儿臣的时间大半都消耗在这里了。”
杨坚心想,这书房比他的御书房毫不逊色,难道杨广真的这样用功读书?又问:“这些打开的书,想必你正在看?”
“正是。”
杨广回答很肯定。
如果说今天这一切都是在刘安报信后有意布置的,是在演戏的话,惟独这书房实实在在是真实情景。
杨广确实嗜书如命,也常常秉烛夜读。
文帝见一册《三国志》打开,有意考验一下杨广:“蜀汉丞相孔明的《出师表》你可看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