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第一!”
包括在荒地里转了两圈,边跑还边喊。
陈一天来了。
他晃进操场,看到跳高的、跳远的、二人三足的……到处是一小撮一小撮的人。
还有啦啦队、观战的,都穿着同样的蓝白校服,眼花缭乱。
他躲着比赛的人群,走上看台,坐在没人的角落。
太阳晒得水泥台阶热乎乎,陈一天坐下就不想挪窝,冷眼看着操场上的吵闹。
主席台时不时有广播:“参加乒乓球折返跑的选手,到检录处检录。
参加乒乓球折返跑的选手,到检录处检录。”
各类目的检录信息播了四五条,还是不见于乔的身影。
陈一天又不知道她报了什么项目,身边往来的人他都不认识。
“薛老师,您喝水吗?”
是一位家长。
“噢!
谢谢!
我不喝。”
这声音有点熟悉。
陈一天巡声望去。
他和于乔的班主任隔着一个看台出口,出口有斑驳的栏杆,油漆的蓝色已经被晒成了灰色,一摸就掉渣。
薛老师穿了一件深粉色拉链卫衣,在水泥台阶上站着,格外惹眼。
旁边递水的那位,大概是五年二班学生家长。
他绕过看台出口,走到薛老师一侧:“小丫头一定要我来。”
广播里传出女声:“《致短跑运动员》,作者:六年四班朱晓曦。
致短跑运动员,你们身似箭,你们心似火,你们挥洒的不是汗水,是青春,你们收获的不是奖牌,是自信。”
女声稚嫩又高亢,陈一天的话被淹没了,薛老师大概没听清,两人在这首打油诗中静默伫立,只能等广播结束再交谈。
陈一天听着这并不愉快的赞美诗,心想:这种诗我半个小时能写一打。
广播结束,操场上一声发令枪响。
好多孩子和家长挤到看台最前面,扶着栏杆往下看。
薛老师和陈一天也跟着看过去。
操场的跑道被人为分成四段,每段站着一排运动员,发令枪响,第一排已经涣散了,看台上加油声随即响起。
转瞬之间,第二棒也涣散了,第一名和第二名距离很近,与第三名拉开很远距离。
陈一天发现薛老师很紧张,大概有点近视,觑着眼,不由自主地往前迈了两步,跨下一级水泥台阶。
陈一天也跟着走下来。
第三棒是弯道,原本领先的那一组在内侧跑道,虽然第二名拼死提速,终究不占地利,被落了五米开外。
当她跑到第四棒跟前,脚脖子明显软了一下,递棒的动作就缓了一些。
第四棒往后跨一步,稳稳接住落下来的接力棒,调整重心,重新起跑,窜了出去。
接力比赛分高年组和低年组,高年组的比赛,远远看去,身形高矮都差不多。
尤其是女孩子,腿上套着麻袋一样宽大的校服,窄窄的肩膀,后背别着宽宽的白底红字号码牌,站在看台上,大概只有亲爹亲妈能认出来。
饶是如此,第四棒的女孩子也格外惹眼一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