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钱进进去了,灯铺伙计领着唐景玉去门口登记姓名。
不过他们去的不巧,圆脸伙计正忙着。
他看看后面几十人的队伍,有些歉疚地对唐景玉道:“小兄弟你瞧见了,这些人大老远地赶过来,眼瞅着天都快黑了还在这排着,反正小兄弟都被我们掌柜看上了,要不先到里面坐坐,这边收拾好了我再替你记上名字?”
说话挺客气的,心也好。
唐景玉无事可干无处可去,笑着让他继续,她就在一旁瞅着,全当看热闹。
或许是心情不一样了,唐景玉发现队伍移动速度还是挺快的,因为大多数人在认字这一关就被刷下去了,真正费工夫的是给过关的人登记姓氏籍贯,再发一个竹签,算是明日参加选拔的凭证,免得有人冒名顶替。
大概二十个人里能有一个得到竹签。
唐景玉一边瞧着一边听闲着的两个伙计说话,也知道了很多事情。
这次宋殊与其说是在收徒,其实是在招工呢。
人招进来拜他为师,第一年他传授做灯笼的基本本事,期间徒弟在宋家白吃白住,一年四季还各发两身衣裳,宋殊交待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做的不好宋殊随时可以撵人。
最后留下来的,要想继续学做灯笼,得跟宋殊签二十年的工契。
徒弟做出来的灯笼能卖之前,待遇跟以前一样,灯笼能卖之后,就能拿六成卖灯笼所得了。
二十年契满,徒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这边做事或是出去单干。
一个伙计指指后面,对唐景玉道:“之前宋家招的徒弟,几乎没有离开这里的。
你想想,宋家字号响当当,他们在这里做一盏灯笼卖五两能拿三两,离开这里,能卖一两都是运气好。
灯笼上少个宋字,哪怕其他地方一样,价钱也是天上地下。”
唐景玉跟着道好,有点明白为何这么多人来排队了。
穷苦人家不说,那些家里稍微有点条件能读得起书的,考秀才还不是为了当官,当官有什么好处啊,赚钱呗,说什么为了百姓苍生一展抱负都是虚的,大户人家当官是为了权势,小户人家多半都是为了钱。
现在有个挣大钱的活计摆在眼前,虽然名声传出去不怎么好听,实惠捞着了啊,而且万一没被选上,还可以继续读书去,再说了,宋家现在算是雅商,有个状元爷带头,名声也不是特别难听。
正扯着,唐景玉忽然觉得眼前一亮。
却是一对农家夫妻领着孩子走后,露出后面一个锦衣少年郎来。
那人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长眉凤眼,脸颊清瘦,乍一看有些清冷,只是细看之下,很容易就发现少年目光有些呆滞,一开口那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我想做灯笼。”
少年看着圆脸伙计道。
圆脸伙计忙,没有唐景玉的闲心细细打量少年,多看了一眼他身上的绸缎衣裳便把书拿了起来,让他照着念。
朱寿没有接,有些茫然地看向身边的老仆王叔。
王叔叹口气,小声提醒道:“三少爷,你把这段读了才能学做灯笼。”
朱寿怔了一下,跟着扫了一眼书上内容,平静地读了起来,声音清朗好听。
他没读完,圆脸伙计就拿出纸笔让他把自己的名字籍贯写下来,朱寿照做。
唐景玉伸着脖子看过去,只见纸上字迹清隽飘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