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乾三年十一月底,二皇子符生在外奔波将近一年,回到顺京。
七月抢收抢种之后,长生奏请在几个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合适的据点建常平仓以储备粮食,符杨很痛快的批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官仓修建完成,参与建设的忠勇军部队留下就地驻守,每处加派一千西戎兵监督,全部由单祁将军统领。
忙完这件事,又到了十月秋收。
等到秋收结束,粮食全部归仓,普通百姓和屯田俘虏仍然没法闲下来,忙着搭桥铺路,开渠挖沟,整葺房屋,修理农具……长生总算稍微闲一点儿了,拿着岳铮送来的粮食入仓账目慢慢看。
——没想到,今年早晚两季,不算百姓自耕,各屯田据点收上来的粮食,竟是去年的十倍有余。
长生把账目从头到尾仔细看罢,又从尾到头翻了一遍,问:"
岳铮,这些数字,你心里想必有一本账?"
以为殿下质疑数字的可靠性,岳铮认真答道:"
每一处常平仓,我都自己进去看过,估了实数。
入仓的时候,斛子至少三个人盯着:十夫长、忠勇军校尉、屯田曹首。
所以……"
"
不是问你这个。
"
长生笑了,看着他,"
如果——这账册烧了,你心里有没有数?"
岳铮不明白殿下为何有此一问,但仍然实话实说:"
虽然报数和誊写找了人帮忙,不过最后汇总都是我一笔笔算出来的,又复核了好几遍,细目不一定全记得,概数肯定没问题。
"
长生知道以他的性子,这话说得保守。
捏着岳铮花了好些不眠之夜熬出来的账本,移到油灯焰心上。
"
噌"
的一簇火苗腾起,点着了。
"
殿下?!
"
长生瞧着燃烧的账本,缓缓道:"
岳铮,这本账,只须你我心中有数即可。
父皇那里,我会把总数打个对折报上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们现在兵马实在有限,这粮草,可得牢牢抓在手里。
你和单祁,务必把这些粮食看好了,别叫那利欲熏心的暗中盗卖一颗半颗,也别叫士兵们克扣了俘虏的口粮,生出事端。
另外,趁着冬天无事,你帮单祁把守仓的忠勇军好好操练操练。
还有就是……"
殿下头两句,听得岳铮大吃一惊。
接着往下听,又想一想,也就释然了。
等到殿下叮嘱吩咐,说一句,他点一下头,一边琢磨这些事情具体怎么操作。
眼见账本烧成灰烬,长生转头望着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