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存亡,自有天命,但求问心无愧而已。
"
长生怒了,这头倔驴!
喝问:"
李子周,你才多大?就这么着急去送死?刀枪迎面而来,退无可退,明知死路一条,不得已拿命相搏,这没什么好说。
如果还有一线生机,退不退?逃不逃?我们之前在花家墓园所做的一切,都是想方设法为难民谋生,而冯将军等人却要收回地图,要求难民随他们赴死。
你们真的觉得,这样很好么?"
最后一问直指本心,两个孩子天性善良,实在无法点头。
子释听得暗中喝一声彩。
长生越说越痛快,纠结自己心头已久的一些问题似乎都随着这番阐发想通了:"
是非与生死之间,如何选择,每个人有自己的决定。
记得当日积翠山上你们大哥说过:"
圣人求仁得仁,死而无怨。
但是,这世上,多的是芸芸众生。
"
你要做英雄义士,当然好。
可是,应不应该强迫别人陪葬?难民们不过是要逃命,无可厚非。
咱们,也就是几个难民罢了……"
轻轻叹口气,直视着两双清澈的眼睛:"
子周、子归,虽说人固有一死,毕竟死而不可复生。
只为个浩气长存而死,多少有点虚妄。
就连圣人也说:"
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你们大哥今日的决定,没有什么不妥。
何况他已经说了,等到十六岁,随你们自己拿主意。
眼下可太早了,就是想做英雄人家也不要啊。
"
子释惊叹:顾长生这一大圈七拐八绕,怎么听着好像还真让他讲出点道理来了?仔细想想,大概因为自己一开始就自认理亏,所以才会是一边倒的局面。
话又说回来,虽然心中早已拿定了主意,却始终说不出的憋闷难受。
听他这么一讲,似乎舒服点了。
看李子周仍旧愤愤,长生停下来忖度一会儿,又道:"
岂不闻"
庙算者胜"
?如今的关键,在庙堂而不在江湖。
真正有力量搏一搏的,还是蜀州。
若蜀州行动得宜,与楚州义军呈呼应之势,局面运转,另有机会也说不定……你有什么想法,等到了蜀州,大可再做打算……"
在一对双胞胎心目中,长生哥哥话不多,威信却是极高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