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一般的鱼酱、肉酱一罐可卖五十文钱,我瞧着这个酱味道还要更好些,足以卖出五十文一罐。”
府里的铺子都是福顺在打理,当下便说。
看来这个缺少调料的年代,酱料的价格和利润极高。
不过对于福顺提议的价格,宣瑾瑜却不置可否,只说:“你待会儿把厨娘叫去,让她把这做酱的法子告诉你,你便在账上支些银子,去置办个酱坊出来。”
福顺刚刚涨了俸,眼下正是想要在郡王爷面前显露本事的时候,自然一口应下,决心办好这个差事。
宣瑾瑜盘算着,等这菽豆酱坊成了气候,蘑菇又时不时有些补益,自己这宣王府也终于不用总吃老本了,能改善点生活水平了。
又过不得多久,底下仆从来报,宋冬大人带着人来了。
宋冬一进来,先给宣瑾瑜见了礼,又说:“郡王爷,您上次手书说要招募工匠,倒是有了个人选,是一位从郡城也有些名声的匠人,铁器和木器都做得,我已经带来了,您可要见见?”
这么快!
宣瑾瑜倒振奋起来,时下手艺人精贵,打过铁器做过农具的匠人就更是少数,没见到这么快就有了眉目。
“让他进来吧。”
耿磊进来的时候有些忐忑不安。
他本是南沧县人,但在长都郡城里做铁匠,可家中老母亲生病,就关了铁匠铺子,带着妻儿回家侍奉老母。
本以为自己有手艺,到哪儿都有口饭吃,可南沧县贫困到几乎没人做农具和铁器,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几把菜刀,挣的钱连养家都困难,还要付老母亲的汤药费。
耿磊一家的日子是过得捉襟见肘,前两日他出门却听说,县廷府里贴了告示,要招工匠师傅,会做农具的优先,报酬给出了五两银子一个月,就连会做农具的学徒,也开出了一两银子一个月。
五两银子一个月,这比他在郡城里打铁的收入都要高,还不用付铺子的店租!
耿磊毫不犹豫就按告示所说,找到了县廷府的大人,他本以为顶多是个小吏给他派活,可万万没想到,竟是县丞大人直接把他带进了王府。
耿磊长到这个岁数,头一次见到王爷。
郡王爷容貌如同天人,气度高贵,穿着精贵的丝绸,耿磊只觉得和之前自己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郡王并不如何板着脸,可举手投足的气度却领耿磊小心翼翼,他屏着呼吸,听郡王爷说道:“我听宋冬说,你之前在都城里打过农具?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在问自己的手艺如何了。
耿磊回答起来倒是多了信心:“回王爷话,小人之前在都城里做铁匠,除了打些菜刀,做得最多的就是农具,一般都是牛犁,有些客人订做的铁牛犁,也有客人要木头牛犁,小人都做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