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后又找到正在给稻谷脱壳的人家要了一些稻壳。
虽然这里的水稻品种产量低,但到底还是有人家种植。
整好地,便是播种。
直接在秧田里撒下稻种,再往土上撒一层稻壳灰就可以了。
林昭也没想到培育秧苗这么简单。
他正在地里和老农培育秧苗,直起身舒展腰骨,就见寺庙里二十几个虎虎生风的小光头在田埂和山道上来来去去,充满活力干劲十足的样子惹得雇农们都笑了。
当初那二十几个流民孤儿,都自己主动选择剃度。
每天早晨天一亮他们就起来跟在慧通后面耍了一通拳,紧接着整齐列队跑下山干农活,比如到河边挑水,给一百亩地施肥除草等等。
之后又列队跑上山做早课,打扫院子佛殿,好不忙碌充实。
作者有话说:
①红楼梦《好了歌》
第46章
因为天气好,水稻育秧从播种到出苗总共只花了7天时间。
一片绿油油的小苗苗在田野上冒出头时,京都殿试出结果了。
太和殿内,最好的十份答卷被呈到景和帝案前,他一一阅览过去,在看到一份籍贯为“江南扬州府许县人”
的卷子时眼神停留了一会。
“诸位爱卿,这十份策问可有让你们印象深刻的?”
他问在场的两名翰林院大学士,以及朝臣中才学最出众的六名大臣。
“回陛下,这十份策问才学俱佳,臣等……”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同僚打断了。
“回陛下,滇北冀州莫川的策问以小见大,文风虽朴实却言之有礼,臣认为可当榜眼。”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翰林大学士道。
刚刚被打断的大学士看了同僚一眼,心中腹诽:让你说你还真说,前十名名次向来由皇帝定夺,何必多这个嘴。
“臣举荐宇文逸为探花,文采斐然,国士之才,”
一名礼部大臣道。
旁边另一名工部的大臣暗中鄙夷,举荐一个和左相同个地方来的人存了什么心思当谁看不出来?选拔国之栋梁的事也要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可真令他不耻。
工部大臣嘴角向下撇了撇,然而场上显然不止这一名礼部大臣是左相的人,他之后又有三个赞成举荐宇文逸为探花的大臣。
占了半数之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