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朱允炆并不满意,先帝驾崩二十七日后,他就召集群臣议事,皇帝的灵柩都没有葬入陵寝,大臣们腰间还系着白布。
“陛下,削藩一事,当慎重!
九大攘夷塞王兵强马壮,若是逼急了他们,九王联合反了,朝廷难以支应。
所谓三年不改父道,先帝丧期未过,何不等一等,事缓则圆啊!”
老臣中也有不赞成削藩,或者不赞成这么快削藩的。
“兵贵神速,燕王能明目张胆违反先帝遗命,引兵到京城脚下,就知此人狼子野心,他肯定也在准备。
现在的情况谁先动手,谁就占了先机。
朕乃皇祖父钦定皇太孙,天命所归,大义所在,天下无不向而往之。
若是令燕王先竖起反旗,岂不混淆视听,蒙蔽百姓。”
朱允炆很着急,他的太孙位来得太迟,皇帝驾崩前一个月才确立了他的地位,他现在需要一场胜利来立威,燕王是最难啃、也是回报最丰厚的肉骨头。
“陛下,即便也削藩,也该分而治之。
就像砍一颗大树,先砍掉那些枝枝蔓蔓,再砍主干。
削藩当从势力弱小、有过错的藩王开始,才能不引起反弹。
若是能成功一个,开了好头,日后就顺利了。”
皇帝要立威就不该找容易被撅回来的对象,否则是立威还是丢脸就说不清了。
天下人立威都找软柿子,新帝倒好,专挑铁板,当真是年轻气盛啊。
“难道就没有一劳永逸之法?”
朱允炆问道。
在场参议大事的都是从小教他读书的大儒,以往也没看出新帝是这般心急的人啊。
是,削藩是他们在在新帝还未上位的时候就商议好的国策,可当时商议的时候,是计划用五到十年削藩成功,怎么现在看新帝的架势,巴不得五个月就成功呢!
“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众臣一起劝他,不管是赞成马上削藩还是认为等一等再削,是先削主干,还是先削枝蔓的,谁都都没做梦能这么快。
“众卿言之有理,朕受教了,众卿先回去吧。”
不说削藩,皇帝也是个温和仁厚之人,客气请一手教导他的老臣们先回去了。
大约是受燕王府三位公子的气太久了吧,皇帝一上位,就忍不住先把燕王府摁下去。
黄子澄走在最后,等同僚都走光了,才轻声回禀道:“陛下恕老臣多嘴,您现在最该注意的不是削藩,而是三殿下。
自陛下登基大典之后,三殿下就闭门不出,恐非吉兆啊。”
“师傅放心,三弟也是父皇的血脉,朕已封他为吴王,绝不亏待。
都是同父血脉,只要三弟老实待在府里,朕都可既往不咎。”
朱允炆解释道,在他看来朱允熥老实安分的待在府里,就是认输的表现。
他亲自参加了立皇太孙的典礼、登基大典,君臣名分已定。
就算他有什么不满,也不敢说。
等他削藩成功腾出手来,再决断不迟。
朱允炆现在最懊悔的就是皇祖父在的时候,没请他一并把母妃的位分升上去,若是他有嫡子嫡孙的名分,怎会受制于朱允熥。
现在不仅不能对他下手,更要百般照顾,博一个清名。
京中新帝想着如何更快更好的削藩,七月削先帝五皇子周王爵位。
因周王次子出首,状告父亲谋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谢依晴做梦也没想到,她刚买了一大袋零食,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就一不留神被撞进了古代。小小的姑娘,有一点点可爱,有一点点甜,有一点点迷糊,还有一点点暴力倾向还好,家里爷爷奶奶慈祥,爹娘宠溺,...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
诶,天上飘过来的那片云,长得好像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叮您已加入群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天下太平一家亲要我做任务没问题,毕竟是收了红包的人。不过最后突然修成了仙,抱歉抱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红楼如此多娇,引无数男儿竞折腰,贾府四春相争艳,宝钗黛玉竞风流数风流人儿,还在红楼。穿越成贾琮,利用自己的优势,改变自己的地位,改变贾府的命运,拯救一众金钗,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
他是守夜人的最强兵器!叱咤世界的杀神!三年前,一次特殊的任务,他身受重伤,并且丢失了记忆!他遭人所救,为了报恩,他取了恩人的女儿为妻!三年来,他为自己的丈母娘和妻子做牛做马,但是在她们眼里,他依然不如一条狗!终于,他记忆觉醒,王者归来!...
重生成为小雪豹,本来以为只需要躺尸混吃等死就行了。谁知道居然碰上了野化计划。这谁能忍的?俺只是想混吃混喝而已。你们怎么可以让俺自食其力?不要说俺废了,俺压根就没有起来过啊。另外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些问题?为什么会有吸血鬼,狼人以及眼眶流血的小姐姐?这不是俺想要的世界啊,俺只是雪豹而已。你们不要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