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文人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优越的。
这种优越体现在精神、经济、特权上。
之前的王河东就是以俯视的态度来制定自己母亲后半生的归属。
这世间的阶级为士、农、工、商。
虽然还是白身,但王河东无疑已经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化。
和他同龄的同窗们自然也没有例外。
读让他们心中产生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对在地里面辛苦干农活的同村人鄙夷不已。
烈日当空,农民只能在地头汗流浃背的辛勤劳作,而他们这些读人却能坐在室内,坐着轻快而又简洁的工作。
强烈的对比让他们不再的上自己爹娘现有的活计,而是分外向往士族阶级的特权。
贞节牌坊所带来的名声就是其中之一。
而王淳之对学堂的提议,会让那些不是读材料的学子回到家中重新务农,从高高在上的文人跌落到凡间,沾满人间泥泞。
他们心里是恐慌的。
“你们说说,同样的付出,有读天赋的可以考出童生、秀才和举人来回报族里,愚钝者呢,读几十年,照样是白身一个,天生碌碌,那么在有限的资源里应该资助哪一个呢”
王淳之嘴上毒舌道。
事关自己的利益,纵使这是事实,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他们紧抓住一点,道,“外姓的人不会和我们王家一条心的。”
家族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接纳了那些外姓人进入王家学堂,那就势必有人会退出学堂。
他们不愿意。
那些长辈们听了眯眼道,“不错,这个主意挺不错的,是龙是虫,比比不就见分晓了。”
“我们曾经也是读过的,但是功名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考上的,与其心里抱着不切实际的妄想,还不如早早的认清楚自己的能力。”
就像曾经的他们,不也和籍死磕,但是学不会就是学不会,王淳之的话不由让他们回想起了曾经那段跌跌撞撞的日子。
从文人跌落尘埃里,他们当时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后来不知花费了多长时间才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也即将面对这个问题,只是这一次,他们不需要再走
弯路。
资质不好,从学堂退出来的确很难受,但是比起以后那么长的日子,越早让他们接受现实越好。
这都是他们过来人的血泪经验。
到他们的父母全都站在王淳之那一边,那些学子们震惊的质问王淳之,“你对他们灌了什么汤我才是我爹的亲儿子啊。”
“胡闹,不准对我们王家族长不敬,就是因为是你亲爹,我才会同意的,要不然谁管你这个小兔崽子。”
“学堂内会尽快筛选出适合留下来的学生的。”
见学生父母并不反对,王家先生开口道。
那些半大的孩子们狠狠的瞪了王淳之一眼,都在怪他出的馊主意。
对于他们的敌视,王淳之不为所动。
因为能对他生气的基本都是学渣在学堂混日子的,学神学霸们才不会担心自己会被赶出学堂呢。
角落里面的王河东紧紧的攥紧自己的手,心似油锅般煎熬。
他不想离开学堂,哪怕名声差到了极点,他也不愿意离开学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