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商在站起来之前,他看了看还跪着的宋哲,他发现宋哲是面无表情的。
澹台商想着:是我王救你逃过这一劫,但以后一定不会让你轻易逃过去。
澹台商站起来后又慢慢的坐了回去,他此时看到宋哲已经坐在椅子上整理着衣袖和头冠了。
文庄王接着说道:“二位也知道,现如今的皇帝并未掌握实权,这皇权还是掌控在太皇太后的手中,接下来自然是皇太后掌权了,皇帝想要掌控实权,还需要长久的谋划。
现如今皇帝的身边根本就没有什么治国的大才,也没有忠心的谋臣,这年号的事情,真的是出于皇帝的想法?难道太皇太后是默许了皇帝的做法?”
“既是无实权的,皇帝自然只能是做一些有可能做到的事情,就比如说这年号,太皇太后自是没有必要提出反对。”
澹台商说道。
“臣附议。”
宋哲简单的说道。
文庄王想了想,“既是如此,对这削藩之事,太皇太后又岂能同意?皇帝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臣以为如今的皇帝与先祖不同,他会想着削藩之事,只待时机成熟。
至于我王说的朝廷想收回炼铜权之事,皇帝自然也做不到,我王不必担忧。”
澹台商继续回答着。
宋哲看向澹台商问道:“难道太皇太后就不会这么做?如果是太皇太后想要收回炼铜权,澹台宰执也认为不可能做到?”
宋哲的语调是严厉的。
文庄王看向了澹台商,他想知道澹台商会如何回答。
“不论是削藩亦或是收回炼铜权……也还包括不准许各诸侯国间的盐铁私卖,这都是出于各诸侯国的猜测与传闻,或许我王也是听到了这些传闻,但一直以来,庙堂并没有颁布任何法令。”
澹台商义正词严的说着。
“前两者是有听说过,但对于这不准许盐铁私卖的言论……不知澹台宰执是从何处听说?”
宋哲确信他并未听说过这不许盐铁私卖之事。
“就如宋吏首刚才做出的揣测那样,本宰执自是也可以从前两者揣测出这盐铁之事,本宰执认为这也会是庙堂之谋。”
“原来是出于澹台宰执的揣测……不知宰执可揣测出太皇太后是否会愿意这么做?又会是在何等时机下才会这么做?”
宋哲是想让澹台商直接做出回答。
“这是太皇太后的心思,岂是我等能够揣测的?宋吏首是不敬皇权了?”
“澹台商……臣启我王,臣实无此意。”
宋哲站起来躬身对王座上的文庄王说道。
“本王知道。”
文庄王示意宋哲坐下来,“宰执,本王同意你的这一揣测。
以本王的意思来看,这些事情自会由当今的皇帝来做。
如今的太皇太后还有皇太后在暗中争夺皇权,又岂会在意这国政大事?她们同意这年号的事情,自是认为需要给皇帝一些权利,可本王从这年号之事就能看出皇帝的心思,皇帝心怀于这天下,只是还需隐忍待时。
这以后的庙堂之谋会逐渐的出现变化。
现今我等君臣已然预料出这将来的局势,就应该早做准备。”
澹台商与宋哲还很少听到文庄王会说出这样的话语,他们都认为文庄王是一位谦和守成的君主,绝不会做出与庙堂策令相违背之事,但现在看来文庄王似乎并不只是这样。
文庄王接着说道:“向各诸侯国派出监国宰执,自然是出于皇帝的想法,只不过这一次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也表示了同意,她们并不是支持皇帝的做法,只是她们也不想看到各诸侯国拥兵自重,她们也想限制各诸侯国的权利,万一真的有诸侯国公然站出来与庙堂作对……这也不会是她们愿意看到的局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