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镇上的服装厂还挺不小的,在这里上班的员工有个大几百人!
这早上正值上班的点儿,女工们都结伴纷纷的涌入了厂子里,放眼过去这一片片全是穿着蓝色工装的女工。
服装厂里有个大食堂。
原先这个大食堂是隶属于厂里的,但是,因为饭菜的质量太差,工人都很有意见,不肯在食堂里吃饭。
厂里后来下大力气整改,结果发现,饭菜的成本提高了,却不挣钱了没有利润。
而且,厂里的大小领导都会在食堂里吃吃喝喝的,甚至还有人偷偷的往家里带东西。
不单单是领导,就连食堂里的员工们也不少偷摸的往家里头顺东西。
这一来而去的,食堂就扛不住了。
后来国家允许个人经营之后,厂里就想着把食堂给转承包出去。
闫桂玲就是第一批承包食堂的人。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红红火火的,因为只有她这一家。
后来,陆陆续续的又有了几家承包食堂的人,这人一多,竞争就起来了。
久而久之的,闫桂玲这边吃饭的人就少了。
尤其是这段日子,隔壁又有从外地来的俩口子,在这里卖拉面,那味道还真是挺不错的,卖的也不贵。
每天中午一下工,就又很多人排着队在那边的等着吃拉面。
她这边的生意被人给顶的不轻,无奈之下只好想尽各种办法来做创新,效果么……不用说,肯定也不咋的。
直到遇见了余晚。
闫桂玲在吃到余晚做的那顿面条时,顿时就感觉到这面条是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了,绝对可以把隔壁那家的生意给压下去。
所以,她不惜一切代价都把余晚给挖了过来。
现在是早上,食堂里没有人来吃饭,这个时间就是用来准备午饭的,所以几个承包食堂的商家都在。
余晚一路走来,一路观察。
这里面是五家卖饭的,而且卖的东西都差不多。
这必然会造成很大的竞争,尤其是闫桂玲隔壁的那一家,卖的还是拉面。
都说一招鲜,吃遍天。
人家那就是一招鲜!
她经过的时候,人家正在做拉面的汤料,余晚就是扫了那么一眼,就看到了至少七八种调料煮肉汤,有很多调料是可以大大提高饭菜香味的调料,但是却在镇上根本买不到的。
单单从这一点,余晚就知道,人家在这方面已经比别人强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