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间走了两日,眼前依旧是林立茂盛,仿佛无边无际。
陈凡不由摇头无语,“这寺庙建在这与世隔绝之处,竟还能被人现。
不过看来此宝物也必然不凡,所图之人应该也大有来头。
索性现在关于此宝已然失去了所有踪迹,寻宝之人断然想不到这宝物会在我手上吧。”
现在唯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反而是僧人提及的师父,也就是将自己从小带入寺中养育之人,万一此人归来定会了然一切,之后是否会被人利用追寻到自己。
想到这些陈凡又有些担忧。
直到现在,他仍是无法想起丝毫往日之事。
既然在深山中一时无法走出,且此处看来十分偏僻,除了针对那寺庙,应该不会有人找到自己,毕竟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何处。
不如就此找一处好好休息一下,还有就是好好看看那些从寺庙中带出的东西。
陈凡来到一处山间清泉旁,喝了几口泉水,用泉水洗了洗脸,此刻在泉水的印照下他在失忆后第一次看清楚了自己的容貌:十五六岁的样子,面容清秀但不算俊郎,不过和那些庙里的和尚相比,应该算是整个寺庙的颜值担当了吧。
怪不得老和尚舍不得把我剃度。
一阵自恋后,陈凡收拾心神,在泉水边盘膝坐下,他决定先翻看那些练功房里找到的功法秘籍。
就他目前为止已有的意识形态和那昏迷中见到的对战场景来看,这个世界绝对是要拼武力的,料想自己应该也是个从小习武之人,毕竟寺庙之中那些僧人也都有习武,况且就凭自己中了听上去不一般的毒却能自行恢复来看,自己必是习武之人,只是不知道层次如何。
带着好奇又期待的心情,陈凡翻开第一本名为“初级武道论”
的功法,此书与其说功法不如说是一本武道初学者的指南,不过对于目前的陈凡来说,除了还能识字外,其他的都是从头开始。
此书篇幅不长,短短半日时光他翻看完毕。
看完后他大感神奇,书中提及:在这个世界中,自幼习武者比比皆是,然初学者称为习武,而修行至相对高深处,就称为了论道,习武论道?也就是武道。
为何自己对这个说法竟然毫无违和之感,难道因为是第二遍学习了吗?书中说武道分为三大类九大境:内气,外势,扶摇三大类每大类又分一至九重境界。
所谓内气很容易理解就是修炼内功,呼吸吐纳,将天地元气与自身以某种形式融合,修炼出内气,将元气存于体内,修炼的境界越高,体内元气越是充盈,内力越是深厚。
外势就是外招功法,如剑法,刀法,棍法,而外势需要以内力催动,故而没有内力支持的外势是无用的,而空有内力而无相应的外势也挥不出实力,两者可谓相扶相衬。
而第三类扶摇,则是御空之术,也就是一般习武者口中的轻功。
扶摇之术也须内功支持,也需要有相应的扶摇功法修炼,修炼到高深可以御空飞行几个时辰而不落地,且飞行高度,度随着修炼境界提升而提升。
三大类功法各有九重境界,乃是古往今来,前人们不断摸索总结,按功法能使修炼之人达到的施法效果而区分:
内气前三重为纳气期,此阶段修炼者按内功功法修炼后已可吸收小量天地元气入体,并存于丹田,对敌时可通过外势功法释放功敌。
内气存于体内可提升修炼之人的体质,延延益寿,可以靠天地元气存活多日而不进食水,也更不容易得病。
第四至六重为通脉,此境界的修炼者已可将吸纳的天地元气贯通经脉,打通人体所有脉络,将人体机能挥到极致,此时修炼者可以辟谷,已完全不必进食,寿元也将提高二百岁以上。
释放外势时也更自如,威力也更大,但也需要同等境界的外势用以释放其内功全部威能。
第七至九重为神游,到达此境界,修炼者寿元通常可达几百岁至上千岁,可以将天地元气直接使用,可以不加外势直接攻击,但威力视修炼功法而定,也可以直接利用内力操纵天地元气隔空取物,隔空传音,以及具有远的感知力等。
并且据说修炼至第九重能如同仙人一般永生不会衰老,更能随心所欲控制周围的一切。
再说外势也分九重,前三重为批山,此阶段修炼者只是施展出较常人更高的力量效果,配合同等境界的内气,可以利用武器,批开山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