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在想,与其等哪一天皇上来要,不如我们主动一些,这样还能占得先机,可以有跟皇上谈判的条件。”
“那依你的意见,我们该多少钱卖给朝廷合适呢?”
赵斌问道。
“下官觉得,我们以市场三成的价格卖给朝廷即可,价格不宜过高,否则皇上未必许可”
目前市面上的粗盐价格大概300文一斤,成色好一些的卖到500文一斤。
我们的细盐比市面上卖的粗盐要好很多,可以150文的价格出售给朝廷,至于朝廷怎么卖,我们就不需要在管了。
徐队长现在能一次运回二十车粗盐,每车盐大概一千多斤,总共约有三万斤。
如果按照150文一斤的话,大概一次能卖四千五百两,除去人吃马嚼等费用花销,剩余下来的应该不低于四千两,一个月下来的话应该不下于一万两收入。”
赵斌听着曹礼一一叙述完,心里莫名一阵感慨,这该死的世道。
寻常百姓家哪里吃的起盐,一千多人忙活一个月才能挣到一万两银子。
而落到他们手里的,每个月也不过百十文钱,这还是对于有活计可以干的人来说,那些没有活计干的人,恐怕一年到头也买不起一斤盐巴。
而那些世家门阀,对百姓横征暴敛,大量的财富都流入到他们手中。
“此事就这么办吧,再拖下去,恐怕真如你所说,皇上会亲自派人来要盐,到时候恐怕还要问责。
另外,皇上喜好骏马,咱们交换来的马匹也拨出两五千匹赠与朝廷吧,既然人情已经要送了,那就送个大的吧,此事回去拟一份奏折吧。
徐凌那边暂时就先别回来了,晒盐不行,那就用锅熬盐,等铁矿拉回来,先打造几百口锅给徐凌送去。”
“是王爷,不过下官觉得此事还是您亲自写一份家书比较好,此事不宜让六部先知道。”
曹礼回复道。
赵斌想了想,确实如此,六部的主要官吏几乎都是世家大族的人把控着。
户部尚书是大皇子的亲外公薛庆,兵部尚书是八皇子的娘舅山东方家,
吏部尚书虽然不是太子的亲娘舅家,但也是关中孟家,关中张家和孟家几乎世代联姻,本就是穿的一条裤子,何况吏部右侍郎张据就是太子的娘舅。
刑部尚书戴严是戴家在朝中的代表,工部是江南刘家人,只有礼部是皇族之人,世家大族与皇族共治天下,同时也相互制衡。
另外世家大族也未必就一定会支持自家皇子,当他们认为自家皇子难以成事之后,也会选择支持其他的皇子。
到时候那个皇子即位后,也会对该世家予以莫大的认可,甚至对于敌对的世家,也会保留几分情面,以争取地方的认同,借此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若是赶尽杀绝,恐怕会引起世家的反抗,动摇自己的统治。
当今皇上当初争夺皇位时就是获得了张家、薛家、秦家三方的支持,最后才夺得皇位。
但是对于戴家这种占据天府之地的敌对家族,也是采取怀柔政策加以招揽,迎娶戴家子女以重新获得支持,签订新的同盟条约。
当然胜出的三家无论是在朝廷地位上,还是在家族势力上,都会得到一定的扩张,戴家割让了巴蜀和楚地交界的一些地带,而方家则由山东道向江南道扩张。
至于关中张家虽未得到势力上的扩张,但是太子是张家的外甥,这就足够了。
回到王府,赵斌写了三封信,一封是给杏儿的,询问他们那边进度,另外一封是写给丁贵妃的,也就是赵斌的生母。
主要内容其实就是报一下平安,表达一下思念之情,无需挂念之类的话。
另外交待另一封信,是请母妃亲手代为转交给皇上。
信件内容刚开始情深意切的表达了对皇上的敬爱,思念,然后又添油加醋的描述了燕城的惨状,羯族的无耻侵掠,致使河北道境内民不聊生,百姓食不果腹,燕城百姓更是尤甚。
为了改变燕城现状,恢复民生,替父皇守好边疆,不得不苦思冥想,在掉了很多头发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用海水制盐的法子。
身为皇子,知道朝廷急缺军马,故而未及禀报,就擅自作主,用盐巴替朝廷换来了大批战马,现将战马全部呈献给父皇。
另外本想将制盐方法呈交父皇,但是考虑到皇家势力范围内并无盐矿和海场,所以无法练盐,又恐练盐方法被他人抄袭学去。
所以思虑再三只能将炼好的细盐贡献给父皇,父皇可以派人在皇家势力范围内售卖,定然会为朝廷增加大量收入。
只是炼盐方法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巨大,每斤细盐需要150文钱的成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她,21世纪王牌特工,被家族遗弃的天才少女他,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至高王者她扮猪吃虎坑他虐他刺激他每次撩完就跑。是个男人就忍不了!他只能猎捕她,宠溺她,诱惑她为他倾心,谁知先动心的人却变成了他。君临天下的少年,凤舞江山的少女,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
阴冷的实验室里,一双蔚蓝色的眼眸对着大蛇丸笑道这双轮回眼你想要么...
作者专栏预收豪门后妈综艺放飞暴富爆红,年代文反派的三岁妹妹看见弹幕后求收藏,文案在最下面本文文案陈叶云父母早亡,和弟弟妹妹寄人篱下,拖垮了大伯一家,又面临要结婚的麻烦事,要么去给人当后...
微盘百度云全文免费严诗诗与太子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却被大皇子耍手段强行娶了。不到一年,咳血而亡,死的那刻又梦见窝在昔日情人太子怀中,笑望满天繁星。 死后才知,正是太子一党策划杀的她,只为栽赃...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