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两月后,荆西鹦鹉峡,神农溪。
晨阳枕风,细洒溪面,溪流清澈见底,彩石遍布,两岸青翠绵绵,花草如璎。
人言“巴山楚水凄凉地”
,独鹦鹉峡大有不同,风光秀美,迤逦迷人,峡中一条溪流蜿蜒而下。
相传上古时瘟疫蔓延,饿殍遍野,神农氏遍尝百草,自巴山取道长江,经洞庭过湘江,便循此溪浮木排而下,因此得名神农溪。
此时溪面上也遥见一叶木筏,其上斜插一柄古朴长剑,一个少年头戴墨纱短冠,身穿青纹雪衣,兀自枕着双臂,平躺筏上冥思,任凭溪流推着悠然漂向巫江口。
不多时,少年坐起身来,睁开双眼,又默默拉开衣襟,从脖颈下拉出一根青玉吊坠,捏在手心轻轻摩挲。
少年心中想道:齐先生教我每日思忆,两月来仍是一无所获,除了自己叫李琰,还是什么也想不起来。
若能弄清楚自己身上怎会带有此玉坠,必会有所帮助。
不知楚公所说龙首崖杨庄主真能识得它么。
那晚夜战之后,洞庭三大高手收拢不出,八百水师闭守水寨,楚问闭关疗伤。
李琰来历成奇,楚问不愿声张,只向称他是救命恩人,隐去其出自鼍龙体内水玉晶卵一事。
楚问私下调查,却发现李琰虽身怀修为,但记忆已失,智力只如十多岁孩童,除了能说些言语,对世间万事一概不懂。
初时,楚问担心他故意装作此状,但洞庭岐黄圣手齐隐鹊诊之无误,无奈之下,只好将他一直留在君山,一边教他看书习字、事务常识,一边令齐隐鹊为其医治。
然而两月以来,李琰失忆症状却无丝毫改善,每每思忆自己与鼍龙来历,只有头痛欲裂,一概茫然。
齐隐鹊断言他失忆之症一朝一夕难以治疗,只好从他随身之物入手。
然而李琰所穿白衣形制不似当世之物,衣料材质非布非麻,竟能滴水不沾;长剑方拙古朴,亦不常见。
洞庭不乏见多识广者,即使师出云中城、号称洞庭三奇之一的“赛公输”
丁尧,对他衣剑一时也无有头绪。
唯有一根青玉吊坠,丁尧看出似是出自前唐巧匠,又言楚问世交、龙首山庄庄主杨铭对此物来历或有眉目。
恰逢七月杨铭古稀寿辰,楚问闭关不便远行,便早飞书一封,贺礼先行,又请李琰亲赴庐山代为当面贺寿,顺便打听玉坠之事。
逾近午时,木筏已漂临巫峡口,李琰早已坐起身来四下瞧看。
此时水面渐宽,往来船只也渐多了起来。
前几日风雨不断,长江急险异常,极难通行,不少旅客盘桓在了巫峡口。
今日纵然天气炎热难耐,大伙儿也不愿错过这利行晴天。
();() 江边一艘大船上,艄公突然目瞪口呆。
原来一叶木筏竟不顺水势漂下,却横流而来靠近,待到临近船尾,未曾下锚去却能停在水流中。
李琰缓缓起身,向着老艄公问道:“劳问,欲往浔阳,还需再走多久?”
那船公正惊呆住,忽闻声至,手上猛然一紧,醒神抬头,只见眼前一袭白衣,明亮少年正拱手垂问:衣冠明净齐楚,宛如白石清溪;形容俊挺隽秀,恰比青山黛树;语调清雅安闲,胜似潺潺鸣水。
老船公脸上黝黑皲裂,闻言定神清了清喉道:“答小官人,要往浔阳还需走得远呢,就是走快船儿,也要个三五天哩。”
李琰望了望下游江水,抬手谢过,随即轻轻转身,就要驱筏漂走。
老船公急忙叫住他:“哎!
小官人请慢,但听某老儿一句,江水可凶险得紧,这几天涨得急,最近总有船跑失,须得寻个稳当老艄撑着大船,才能过得去呐!
小官人这木筏子可是万万下不得江啊!”
李琰心道:前时走反了方向,白白往西多走了好几天。
若坐大船,可免再寻错了路,也可早早赶到浔阳。
思及此处,便从怀中取出块碎银交与艄公:“有劳了!”
老艄公忙推开他手上银子:“要不得这么多,给几个铜钱就好,小客官先请上船吧,船等上个约好客官就走。”
李琰一步跳上大船,寻了个角落便坐下冥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