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的故事
尊严比生命更可贵
雄赳赳,气昂昂,
背起书包上学堂。
老师教我恭俭让,
我跟老师死抬杠。
抬过去,抬过来,
老师骂我不成材。
成不成材没关系,
行军打仗带谁去?
爱带谁,就带谁,
反正不能带颜回。
阿回学问是见长,
哪如阿由是死党!
我想去踏青
听完子路的话,孔子笑了。
尽管不知道当时是春还是秋,但想来那天多半风和日丽,孔子的心情也不错。
每到这时,他老人家就会到户外活动活动,或者跟同学们展开课堂讨论。
这次也一样,有四个学生陪着。
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便乐呵呵地提问了。
他说:不要因为我是老师,就不敢畅所欲言。
我不过比你们大几岁罢了,没什么了不起。
平时,你们总是抱怨没人了解自己,找不到工作。
现在我问,如果有人愿意聘请你们,你们都想干什么呢?
话音刚落,子路忽地一下就站起来了。
子路就是大弟子仲由。
仲是姓,由是名,子路则是他的字。
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功能也不同。
名是卑称,字是尊称。
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他自己称呼自己,就是丘。
别人尊敬他,便要称仲尼。
学生们对他的称呼,则是子,或者夫子。
子和夫子,就是老师。
总之,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自己称自己,都要称名,不能称字。
反过来也一样,不但卑者对尊者,就连同辈之间,都绝不能直呼其名。
这就叫礼,否则就是失礼。
所以,孔子管子路叫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