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要挑选贵妃、嫔妃。
李琢石从小被当男儿教养,不懂宫廷礼节,哪有国母的姿态。”
皇太后顿了顿,没有等到儿子的回答,她涌出一阵惊疑,追问道“皇上莫不是……对那名女子上了心?”
萧展失笑,“太后多虑了。”
“那是为何?”
“当年,罗刹将军交了兵符,毅然辞官,从此不为朝廷所用,私下训练自己的兵马。
先皇念及和将军的旧情,不予追究。”
罗刹将军战功赫赫。
先皇收回兵符,其实是要将兵符一分为二,自己和罗刹将军各执一半。
既可维持二人友谊,又可提防罗刹将军谋权篡位。
罗刹将军脾气倔,不等皇上解释就走了。
皇上只好另立将军,将另一半兵符给了那位大将军。
皇上已离去,皇族的半边兵符,落到了新帝的手里。
萧展笑了笑“太后,朕想将罗刹军收编为大霁国军。”
“原来皇上未雨绸缪。”
皇太后跟着笑了,“也是,罗刹将军性子执拗,若不是先皇仁慈,早将他赶尽杀绝。
待罗刹军收为己用,就算李琢石不满皇帝纳妃,她无权无势,皇上不必在乎她的怨言。”
萧展敛眉,皇太后所言亦是他想的。
但如此直白讲出来,他又隐约觉得哪里不对。
他少有如此心绪烦乱的时候。
宫中在筹备登基仪式。
李琢石觉得自己与这座皇宫的隔阂越来越长。
她向皇太后请安。
清晰可见,皇太后的眉角、眼角、嘴角吊了几挂不耐。
在东宫,萧展免了她的一切礼仪。
当上皇妃,不如以前自在了。
是太子妃时,哪怕萧展的门客见她不顺眼,念及她背后的罗刹将军,也给几分薄面。
如今萧展政权、兵权在握,她就成了山野妃子。
萧展数次微笑和她说,登基仪式过后,就是封后大典。
然而,她从不仰羡“皇后”
这一称呼。
统筹西宫?她何德何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