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寂寞天柱山(第1页)

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潜山)安家。

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过了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蜀中,《长恨歌》《长生殿》所描写过的生生死死大事件发生在历史舞台上,那个时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

唐代正在漫漫艳情和浩浩狼烟间作艰难的选择,我们的诗人却选择了天柱山。

当然,李白并没有炼成丹,最终也没有“投迹归此地”

,但历史还是把他的这个真诚愿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还要强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在四十岁时曾遇见过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两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苏东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年方四十而华发苍然,下决心也要拜谒天柱山来领略另一种人生风味。

“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

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这便是他当时随口吟出的诗。

后来,他在给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写信时又说:“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

他这里所说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别称。

请看,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确无误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为“终老之计”

了。

他这是在用诚恳的语言写信,而不是作诗,并无夸张成分。

直到晚年,他的这个计划仍没有改变。

老人一生最后一个官职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团练副使”

,看来连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终老之计”

了。

他欣然写道:

青山只在古城隅,

万里归来卜筑居。

把到天柱山来说成是“归来”

,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

但如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极有名望的六十余岁老人的定居处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决定的了,和李白一样,苏东坡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终老之计”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王安石是做官的人,对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苏东坡痴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对天柱山也抱有终身性的迷恋。

王安石在三十多岁时曾做过三年舒州通判,多次畅游过天柱山,后来虽然宦迹处处,却怎么也丢不下这座山,用现代语言来说,几乎是打上了一个松解不开的“情结”

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经常羞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土味巨星

土味巨星

他,音乐界的泥石流!综艺界的正经人!影视界插刀狂魔!娱乐圈的万恶之源!他,把小岳岳培养成娱乐圈第一硬汉。本书QQ群1140483373...

全民武道

全民武道

地球空间实验失控,是灭亡的前兆,还是进化的曙光?萧南只想问一句,敢不敢让我摄个影?你的天赋技能血脉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我的,我的。...

开局聊斋打铁十五年

开局聊斋打铁十五年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大唐天佑四年时,本应该覆灭的唐朝却不知为何得以续了两百年余年,可自此之后,妖魔纵生,天下大乱。自乱世而来的秦白能够通过打铁垂钓烹饪刺绣行医等获得各类神通,即修行诡异法门纸人赶尸符咒蛊虫又历经一个个熟悉但诡异的故事,板桥客栈倩女幽魂画皮河神青蛇画中仙,西游降魔...

炮灰只想修仙

炮灰只想修仙

重活一世,顾盼惜凭借着对剧情的了解,护家族,救朋友,虐敌人,得所爱,打破剧情桎梏,再踏仙途。a...

我能看到准确率

我能看到准确率

有一天,陈靖忽然发现自己能猜到彩票号码可以猜到股票涨跌可以猜到漂亮小姐姐有没有男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