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没有纠正惠帝所谓的“边陲小国”
这个称呼,垂首恭敬劝道:“陛下息怒。”
太子也起身劝道:“父皇息怒。”
惠帝目光凝了凝,哼了一声,怒气渐渐消了一些。
御书房内静了片刻。
惠帝没有说话,太子和陆铮也没有开口,都垂首站着。
直到惠帝开口问:“陆铮,你说他们还会再进犯我南诏国土,此言可有把握。”
陆铮闻言,抬头看了惠帝一眼,随即又敛下眉目,如实答道:“臣不敢保证,但是依臣多年镇守西北的经验来看,匈奴此举,必是为了后面的大动作,否则的话,他们不会贸然派来这样特殊的密探。”
太子这时也道:“父皇,儿臣觉得陆铮此言很有道理,这一次,若非是陆铮机警,临时察觉出那个密探有问题,一路跟随将其拿下,我们可能还被蒙在鼓里,且这人伪装成西域人,若是禁卫没能审问出实情,我们被他蒙蔽了,说不定还要影响与西域的邦交关系,这些,兴许都是匈奴的诡计呢!”
“太极殿下所言极是,臣并没有看得那般远,但是如今听殿下这样说,也觉得非常有可能,陛下圣明决断,臣恳请陛下裁决。”
陆铮躬身行了一礼。
太子虽未附言,但是也同样垂首静默,站在一旁,无声地向惠帝传达自己的意见。
惠帝面上闪过一丝犹豫。
他并不是个喜欢打仗的皇帝。
帝王分很多种,并非哪一个,都是想要雄霸天下,征战四方的。
惠帝正巧就不是。
先帝好战,文治武功,样样不差,且又常常御驾亲征,故而,子嗣上面,并不丰硕。
惠帝乃是先帝的嫡长子,自出生起,便被封了太子,顺风顺水地长到了成年,后来又顺风顺水地继承了皇位。
可以说,他这一生,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太多大风大浪的。
唯一的那一次,就要算陆家两代人,接连战死在西北大战中那次了。
那一次,因为惠帝决策的失误,导致陆家老国公和长子,还有几个子侄尽数殒没在西北战场。
陆家的爵位,才落到了陆铮的父亲身上。
没成想,陆铮父亲没做几年国公,就也战死在了西北。
陆鸿文一死,镇北军群龙无首,差点成了一盘散沙。
惠帝几次派武将过去,都无功而返。
镇北军,只认陆家人。
而由于连年征战,陆家男丁多半都死在了西北战场,故而,陆家男丁十分凋零,嫡出一脉只剩下陆铮一个健康的男丁。
此时,匈奴又在西北虎视眈眈,惠帝无奈,只好先封了年仅十三的陆铮为世子,又承诺了等到陆铮成年,便继承护国公的爵位。
届时,陆铮便会成为,南诏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公。
可这一切都建立在,三年前,陆家几位领头人先后战死,匈奴又不断在西北生事的基础上。
惠帝当时实属无奈,才让陆铮这么年轻,又毫无军功就袭了爵。
可今年,陆铮才在西北大胜了匈奴,惠帝将他召回,许以厚赏。
本以为,从此之后,匈奴总会沉寂一段时日。
至少,至少也能消停上个十年八年的。
哪成想,不过短短数月,就又要卷土重来!
不,是陆铮说,匈奴会卷土重来
惠帝心头闪过一阵犹豫。
这只是陆铮的猜测,难道真能作数么?
太子和陆铮见惠帝迟迟没有出声,就都暗暗叹了口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突发异变的生物,莫名觉醒的异能,背后的原因扑朔迷离。种族的争端,不同的信仰,战乱纷纷。人类的救赎,和平的征途,路在何方?所坚信的一定就是对的吗?所疑惑的真的要有答案吗?...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重活一世,顾盼惜凭借着对剧情的了解,护家族,救朋友,虐敌人,得所爱,打破剧情桎梏,再踏仙途。a...
文案全家穿越到古代,勤劳致富奔小康穿越到古代后,赵桂枝才意识到,自己从一个全能王变成了公认的废材。还来不及哀悼自己的人生,她就发现全家都跟着穿来啦多年后,赵桂枝不止一次的想,幸好她不是一个...
重生成为狼头佣兵团的少团长,日后被主角萧炎斩于尺下的小反派。穆力暗暗发誓,他不仅要逆天改命,还要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地为所欲为,建立一番功业。我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道德?早已不知道德为何物的穆力抽出了手中长剑,优雅地擦去血沫,惺惺作态地问道。而回应他的,只有身后那一片荒凉白骨。ps主角性格曹贼,有点不择手段,底线就...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向下翻动一点,作者发布任务。投一颗钻石,必得50岩币!还有几率抢1000岩币,2000岩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