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里的妯娌们,有的害羞,有的放不开,都不如凤姐那般从容不迫,大气磅礴。
凤姐那是眼睛都不带眨的,指挥若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掌握之中。
这一夜,灯火通明,宾客如云,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到了第二天清晨,吉时一到,六十四位青衣汉子齐刷刷地上前请灵,那铭旌上的字儿,写得跟圣旨似的,一长串头衔,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
再看那些新做的执事陈设,耀眼得很,跟新嫁娘似的。
宝珠姑娘,虽然还没出嫁,但摔盆驾灵那套活儿干得,那叫一个凄美动人,看得人心都碎了。
嘿,那时候啊,送葬的队伍里官家子弟可不少,阵容豪华得跟啥似的。
镇国公牛清的孙子,现在顶着一等伯头衔的牛继宗来了;理国公柳彪的孙子,新晋一等子爵柳芳也来了;还有齐国公陈翼的孙子,那可是世袭的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的孙子马尚,修国公侯晓明的孙子侯孝康,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啊,缮国公那边有点遗憾,家主诰命夫人过世了,他孙子石光珠正守孝呢,没赶上这场面。
这六家,加上宁国府、荣国府,当年合称“八大公”
,那叫一个风光无限。
除了这些,还有南安郡王、西宁郡王的孙子们,忠靖侯史鼎,平原侯家的蒋子宁,定城侯的孙子谢鲸,襄阳侯的孙子戚建辉,景田侯的孙子五城兵马司的头儿裘良,一个个名字响亮得跟放鞭炮似的。
还有那些个王孙公子,比如锦乡伯的公子韩奇,神武将军的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这些个哥们儿,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简直就是一场贵族大聚会嘛!
说到女眷们,那轿子也是一排排的,大的小的,加起来得有上百顶,加上各种车辆,浩浩荡荡,简直能摆出一里多地去。
前面还有各种执事、装饰、杂耍,场面壮观得能吓你一跳。
走着走着,路边突然冒出好些个彩棚,跟变戏法似的。
里头摆满了宴席,音乐声、笑声交织在一起,都是各家来路祭的。
东平王府、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的祭棚一个接一个,特别是北静王,人家当年功劳大,到现在子孙还袭着王爵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