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邦心里清楚,群众反映和诉求的,无非是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生活困难,以及乡村干部和农村黑社会势力猖獗问题,在一些政府官员看来,基本上都是“鸡毛蒜皮”
的小事情。
但是,这些所谓的小事情,却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是他们天大的事情!
大接访人满为患,一方面显示出老百姓对上级领导的信任,对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官员们没有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听不到民间的疾苦声。
还是在西北工作时,有一年春天,钟兴邦因公出差去海南的海口市。
正值清明,他特意到市西郊的海瑞墓参观。
钟兴邦吃惊地现,海瑞墓前不断有市民前来献花、敬香,有的老百姓还长跪不起。
原来,每年清明,老百姓都自地前来祭“清官”
。
管理人员告诉钟兴邦,每年清明到海瑞墓前祭拜的老百姓,都有几千上万人。
既有本地的,又有远道而来的。
钟兴邦想,老百姓对古时“清官”
的缅怀,其实是追古抚今,期盼当今执政的各级官员也能清正廉洁,造福百姓。
在海瑞墓前,钟兴邦听到凭吊者最多的感慨是海瑞的清廉。
海瑞在担任应天巡抚后规定,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上级官员,也不准设宴招待,对同僚、友人送礼更是坚决拒之门外,连老友远道送来的礼品也不例外。
海瑞去世时官至二品,积蓄却连殡葬之资都不够。
位高而又廉洁如此,怎能不让人敬重。
海瑞、包拯之所以受人敬仰,是因为他们除了廉洁,还有正直。
包公祠里有这样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由此可见,百姓期待于官员的不仅是廉洁,而且要清正,要能明断是非,扶正祛邪,维护一个清明世界的朗朗乾坤。
反观今日一些官员,权位成为他们耀武扬威、穷奢极欲的工具,衣非高档名牌不穿,食非山珍海味不用,住非豪华寓所不要,行非前呼后拥不动,自己奢靡不算,还要管得家人、亲友成为“人上人”
,为了一己之利,可以欺上瞒下、贪赃枉法、颠倒黑白,一朝锒铛入狱,方叹贪腐之害。
海瑞曾说“爵位者,所托以民之器也”
,意思是官员的身份地位,只不过是为百姓谋利益的工具而已。
钟兴邦感触至深,誓要做一个清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