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回宿舍的时候,被楼管阿姨叫住了。
经历了孙义博的快闪表白,这栋宿舍楼就没有不认识嘉应的人。
“好的,谢谢阿姨。”
嘉应接过信封,一看到寄信地址,脸上就挂上了期待的笑容。
媛媛和子华去逛小卖部去了,此时的嘉应是一个人。
回到宿舍,嘉应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封。
上面邮寄的地址是塔固镇宁西村,所以嘉应知道一定是哪里的小天使给她寄的信。
“仙女姐姐,我们好xiang你。
虽ran新来的老师也很好,可是,我们总是xiang起你的声音,你的笑脸。
学校背后,你种的黄瓜结了好多。
还有花坛里面,我们共同种下的小shu苗,已经长了好高好高了。
……”
都是一些童言童语,甚至好多字都是拼音。
在嘉应看来,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当她放下信件的时候,已经热泪盈眶。
看得出来,整封信不是一个人完成的。
她们共同写下了想要对自己说的话。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嘉应开始坐在书桌面前,给孩子们回信。
被需要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孩子们都还记得她,她也非常想念那里的生活。
刷刷刷,嘉应觉得自己有好多话想要对孩子们说。
退伍军人支教队,已经有了20多名成员。
为了在不影响大家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嘉应给大家的作息全部都是教学半年,休息半年。
即便是孩子们可能面临着上半年是一个老师,下半年是另一个老师。
可是,这样的状态,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嘉应的这个行为,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支教队伍的建立,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虽然,他们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的孩子。
可是,毕竟他们没有专业学过教育。
因此,嘉应非常重视对于退伍支教队伍老师的培养和教育。
半年支教,剩下的半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给这些支教老师上培训课程。
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嘉应承担。
希望小学的投入本来就是个无底洞,渐渐地,嘉应手上的资金开始紧张起来。
热衷于失学孩子的教育,嘉应不是盲目的。
她只会用自己赚来的钱而不会向家人和爱人伸手。
白天上课学习法律相关的知识,晚上处理完金点子创意公司的工作,她还要进行歌曲创作。
没办法,她需要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