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的是‘桑结’的躯体。”
——这位僧人年纪轻轻却根器不凡,已懂得“离相即佛”
的道理。
噢,僧人也叫桑结,和大人同名?
“或许是经师看出了什么,
开始几天总讲‘佛心无住’的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雪域格桑请大家收藏:()雪域格桑更新度。
后来,连自己也叹起自己太不争气。”
——看来,若想“佛心无住”
,就须“心安一境”
,否则那颗心总要东张西望安不下来,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
这位小僧做到了,或许还未意识到。
前两段用的小孩口吻,让人感到真实、亲切。
“如若时光就这样淡淡流淌,
思念会化为一道潺潺小溪,
可桑主则那位领却要掐断黄教的生机。”
——小溪是一种境界。
第三句转折得自然、有力。
“曲珍姐,明日就是大劫,
甘丹颇章要面对万名铁骑,
既披上这身袈裟就要将这份责任担起。”
——噢,这是一位哲蚌寺僧人。
很勇敢,有正气,只是前边那诗说要“拼却这身僧衣”
,与这一段第三句似有抵触。
敏珠活佛见洛桑凝思,问道:“佛爷是不是觉得刚才念的最后一句与前边‘拼却僧衣’不相一致?”
“我正是这样想的,请活佛开示。”
“谈不上开示。
‘拼却僧衣’是离相之举,这是出世间法。
可我们躯体毕竟生活在世间,所以离相就不像脱去一件衣服那么简单,每一相都代表一种身份、地位,如在世间离相,则须将得到的身份、地位奉还,也就是将该做的事情做完。
所以这一段最后一句仍是离相之举。”
洛桑认真咀嚼,似有所悟。
接着看。
“一世有长短,万事随缘去,
此刻我孤灯独坐待天明,
却猛悟出‘得成于忍’的真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