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头瞧见墙上题诗一首,默读数遍,似有所悟,虽是参禅之语,然字里行间却透出俯视山川、曾经沧海的君临气魄,不由暗暗称奇,因见墨迹尚新,问寺僧,作者何人?答曰师父在洞中。
洞内光线明亮,一老僧卧于石炕之上,有顷睁眼醒来,洛桑上前施礼,但见老人皮肤光泽,双目有神,全不似年近七旬的模样。
“方才拜读了前辈诗作,令弟子开悟。”
“悟不悟,全在自心。
老僧刚从石门夹山寺回,算来,五十年前那个约定到了,为怕错过,故题诗寺门,期待老友寻来。
小师父既寻来,想必有缘。”
洛桑真是丈二和尚了,“前辈啦,小僧尚不到而立,如何有五十年约定?”
老僧定定瞅着洛桑,“观二目,遨游大千;察神态,淡定万物。
小师父非常人也,可是来自西藏?”
洛桑点点头。
“那就对了,正是老僧要等之人。
可记否?会面地点在京师大内。”
目光意味深长。
只片刻,洛桑已将半个世纪的前因后果连接贯通,不觉大惊,“莫非前辈正是传说中的顺……”
老人忙做出手势止住。
又欲下拜,老人一把扶起,“中和殿曾拜你前世为师,你我彼此该是平辈。
自那年南苑一别,无一日不思念师父,今终与小师父相会,足慰此生。
犹记师父临别时暗示五十年后五台山相会,这因果轮回果不虚也。”
二人促膝竟日,眼见天色将暮,洛桑告别。
“前辈,噢,该叫师兄,改日当再来拜访。”
“不必了,因我那儿子几番进山寻找,搅得众僧不宁,明日即离开此寺,去向未定。
浪迹天涯,有缘再会吧。
这是一块随身玉佩,送与师弟留念。”
说着递过一块玉佩。
洛桑也将自己那块白松石佩物解下,递与老者,互相交换。
走出好远了,洛桑回首,只见老人仍站在那里挥手致意,已显破旧的僧袍在晚风中拂动,最后一道霞光正好涂抹在山门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