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走了没多会儿,大嫂韩玉玲过来,笑道:“你二哥难得回来……今晚上我和你打伙儿。”
打伙儿就是做伴儿的意思。
韩玉玲和江艾兰轮流过来打伙儿,可不仅仅是因为小姑子生病,更重点的是担心她还没转过弯儿来,再想不开出什么事儿。
李红岩这两天憋在屋里养病,也把前前后后的想了无数遍,自然也明白两位嫂子的苦心。
她就干脆坦承道:“大嫂,你不用担心我,我那天真是被冰块绊倒了,栽进冰窟窿了,并不是想不开……你想啊,我眼看就要考上大学了,大好的前程等着我去奔呢,我才不会想不开呢。”
韩玉玲略有些尴尬地笑了,道:“没有最好,那天可真是把一家人吓坏了……咱爹娘是还不知道,要是知道,还不知道咋心疼呢!”
李红岩垂了眼,苦涩一笑:“咱爹娘还生我的气呢!”
当时,老娘都说不认她这个闺女了,真的还会在乎她出没出事儿?她有点儿信心不足。
韩玉玲看着不忍,连忙劝慰:“咱爹娘那是在气头上,说两句气话你可别往心里去。
如今,陈家也来陪过情道过谦了,爹娘气消了,自然就不会怪你了。”
说几句话,韩玉玲见小姑子态度坦诚,是真的想明白了,也就不再坚持留宿,搬着自己的铺盖卷儿又回了东厢房。
只不过,回去和丈夫嘀咕一回后,李新国悄悄过来一趟,把堂屋门从外边锁了。
大冬天的,屋里都会拿脚盆,起夜也不用出门,锁上屋门,防止妹妹有什么事。
李红岩并不知道,大哥大嫂共谋把她和老爹老娘关了禁闭,而是开始琢磨,怎么给二哥弄个合用的手套。
二嫂给二哥做了那种四一分的棉手套,因为四个手指合在一起,布料没有弹性又絮了棉花,俗称手捂子的,暖和是暖和,但开车不合适,不够灵活啊,握不住方向盘啊。
她也想过毛线,可是很快就被她否定了,毛线手套有两大缺点,一是透风,而是太薄不够保暖。
而且吧,毛线不禁磨,二哥天天握着方向盘,那种棉线手套戴不了多久,指腹部分就会被磨穿。
比起来,棉线手套比毛线手套还耐磨呢,棉线手套不行,毛线手套更不行。
她琢磨了好半天,就想着,用线织一副大手套,里边套上一副成品的线手套,中间夹上棉花,可不可行呢?
二哥去河工上开车,发了不少线手套,因为天冷不管用,二哥也没戴,说是拿回来拆了线织线裤呢。
二嫂对这个不感兴趣,嫌麻烦不实用,就丢在李红岩房间里。
她忙着复习高考,也顾得上理会。
这时候想起来,李红岩就从箱子里翻出来,手脚麻利地拆了两只手套。
她还发现,拆手套找到线头后,都不用点灯的,摸着黑儿也照样能干。
拆手套很快,两只手套也没用多长时间。
然后她就拿出用竹枝打磨的毛线针。
为了织的手套更紧密些,她选了最细的针,却用了双股线,这样织出来的手套又密又厚,絮了棉花也不容易跑出来。
起了扣,织就容易了,她靠在窗前,倚着窗台,借着微弱的星光织,慢慢摸索着,居然也很快就适应了‘盲织’,速度还挺快的。
她做实验,就织了一只,比正常的手套大一号,却也没用多长时间,月上中天的时候,就完工了。
这时,各个屋里都睡沉了,整个村庄都安静下来,远处的荒野,近处的树木房屋,似乎都陷入了沉睡,安静的只有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李红岩终于将棉花絮在两只线手套中间,做成一个改良版的防寒手套。
她把手伸进去试了试,手指的灵活度比布料的好了不少,她轻轻地打开窗户,把手伸出去晃了晃,唔,防风似乎也不错……主要是,房屋遮蔽下,南窗口也没什么风,没咋试出来。
正想缩回手,却突然一个黑影一闪,突然闪出一个黑影子:“你大半夜的不睡,去哪?”
“唔……”
李红岩一声惊呼还未离口,就被她自己用手给捂了回去。
因为,她已经听出,是大哥的声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一对一宠文,高甜撒糖宋一然来到七零年代,成了一枚放牛倌。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她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本撒狗粮,揍渣渣,高甜有笑点的书,希望大家喜欢。虽然是新人,但坑品有保证...
说好的穿越必备金手指空间呢怎么变成培养皿了培养皿能干啥培养细胞啊这是一个靠卖细胞卖萌发家致富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牛逼的老爹找宝贝女儿的故事s作者热恋中,所以有男主...
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不会真有人喜欢看废物流量们天天在影视综艺和社交媒体上刷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