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却认为:“人臣不应害怕君王怒,要敢于苦口婆心的劝谏,指出君王的施政过失。
如果一味迎合君王,使君王有了恶名,怎能算得上忠诚!”
李吉甫到了中书省,只是躺着不办事。
而李绛如果偶尔不呈递奏疏,宪宗就会找他抱怨:“是朕不能容忍卿的直言,还是卿真的无事可谏!”
李吉甫曾对宪宗说:“赏与罚是君王的两大权柄,一样也不可偏废。
陛下登基以来,对天下惠泽深厚,却没有通过行刑以立威,致使内外懈怠。
愿陛下动用严刑以提振威仪,令天下臣民慑服!”
宪宗看向李绛,李绛道:“自古政治清明,都是崇尚德行而非依靠峻法,难道现在要舍弃周成王、周康王、汉文帝、汉景帝这样的明君不学,而去模仿秦始皇父子吗!”
过了十来天,前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也上疏劝宪宗使用严刑峻法。
宪宗拿着于頔的奏疏对众宰相说:“这个于頔,真是大奸臣。
居然敢劝朕推行严刑峻法,卿等知道他是什么意图!”
宰相们互相对望,没人答话。
宪宗继续说:“我看无非是想让朕失去人心,做个暴君!”
话音刚落,李吉甫面色大变。
退朝后,他一整天都情绪低落,没说一句话。
李吉甫与李绛数次当着宪宗的面争论,而另一位宰相权德舆却夹在中间不置可否,宪宗鄙薄他的骑墙做派,将他免去相位,把前宰相、西川节度使武元衡调回朝中,继任担任宰相。
与李吉甫刻意讨好宦官的做法不同,李绛极为反感宦官,曾当众陈述吐突承承璀的专横跋扈。
宪宗当时想要拉拢文臣,对他表示了支持态度。
而宦官也因并未触及他们的整体利益,没有过分追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和七年(年),吐蕃进犯泾州,李绛提出把驻扎于边陲的神策军各部转隶给邻近藩镇,以便统一指挥。
神策军是皇帝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其军事长自德宗开始已全部由宦官出任,是宦官最为看重的利益。
如果说针对吐突承璀只是个人之间的好恶,但此举无疑触动了宦官集团的整体利益。
这些人散布于宪宗身边,与宪宗朝夕共处,有的是手段让宪宗对李绛产生反感。
元和八年(年)七月,河套地区黄河泛滥,冲垮了位居漠南的西受降城。
振武节度使李光进奏请重修城池,同时一并治理河防,以上约需经费二十一万缗。
李吉甫的意见是与其修城不如迁城,提议将驻扎在西受降城的士卒安置于天德故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用以节省开支。
李绛与户部侍郎卢坦认为:“受降城是当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为防御突厥所筑,城池占据交通要冲,水草丰美,利于稳边。
如果是为了防范水患,退上两三里就足够了。
为什么要为了节省一点点开支,而舍掉万世久安的要地!”
“何况天德故城位置偏远,土地贫瘠,烽火斥候不能互相支援。
一旦遇有敌袭,朝廷无法及时知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拥抱黑夜,等待黎明,末世当前,除了肆虐的丧尸,还有被无限放大的人性。人,可能比面前这些丧尸还要可怕...
身怀神捕系统,穿越高武世界,成了一个小小捕头。只不过,陆乾当捕头只想抓贼升级武功,在这危险的高武世界自保,顺便惩奸除恶,怎么当着当着就当到皇宫里头去了...
...
夏露身边人都羡慕她,她不仅是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爱她的丈夫。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最疼爱她的丈夫,竟亲手将她从悬崖上退了下去!好在上天怜惜,让她带着记忆重生到了性命被谋害的一天,这一次夏露决定,开启复仇开挂之路,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打脸虐渣,让害了自己的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预收拜托啦啵唧啵唧咸鱼跟班被f4盯上后穿书林岁寒穿成男频逆袭小说里的一个戏很多的同名炮灰,成就包括不限于肆意欺辱成长期的男主跟终极反派大哥抢继承权最后两边不讨好,下场凄凉。林岁寒穿后,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