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首战告捷,元颢大为惊叹,他还在北魏为官的时候,就听宗室元延明说过陈庆之的战力,百闻不如一见,没想到陈庆之真的这么猛,他找到了安全感。
于是,元颢第二天就宣布称帝,表示不承认元子攸的政权,要和尔朱荣公开叫板。
元颢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
陈庆之顾不得领赏,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
这七千人要想搞出名堂来,必须要打闪电战,要趁士气旺盛、魏军主力不在的时候迅速推进。
“陛下,咱们得赶紧备战,魏军的增援部队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陈庆之忧心忡忡。
元颢此刻对陈庆之言听计从,觉得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很快,魏军救援部队就来了,元晖业在考城(河南民权东北)驻扎下来,这里地势险要,四面环水。
元晖业之所以哭,并不是他爱惜皇帝,而是哭羽林军。
羽林军名义上是守护皇帝的,实际上没有战斗力,待在深宫之中,哪里有机会去实战?
陈庆之带着大胜之余威,将考城团团围住,命令手下筑堡垒。
堡垒一高过考城,立刻朝城中射箭,陈庆之亲自擂鼓,地面部队发动猛攻,很快,2万羽林军一哄而散,元晖业投降。
2.血战荥阳
元子攸当然没有把希望放在那2万羽林军身上,元晖业一离开洛阳,他就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微臣愿意散尽家财,招募士卒替陛下分忧解难。”
说这话的是杨昱。
杨昱在河阴之变后,主动选择了站队皇帝,是的,他们弘农杨氏这样的大家族是绝对不会与尔朱荣为伍的,保住皇帝就是保住自己的家族,他看得很清楚。
堂弟杨侃向他投去了赞同的目光。
长孙稚等大臣也纷纷附和。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爱卿,你的心意朕领了。”
元子攸眼里含满了泪水。
大臣的客套话自然不能当真,况且军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元子攸开始砸锅卖铁,自掏腰包召集军队,他心想:“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求助尔朱荣那个逆贼。”
他让杨昱负责召军具体事宜。
在元子攸的带头下,皇室成员以及后宫妃子捐了大量的钱,最终召集了七万士兵。
元子攸让杨昱带领7万人去守荥阳。
杨昱临走前,元子攸握着他的手说:“杨将军,朕就把一切交给你了。”
杨昱老泪纵横,不停磕头表示要与荥阳共存亡。
梁军风尘仆仆来到荥阳城下,城头的杨昱信心满满。
老将军杨昱严防死守,陈庆之的冲锋没有半点成效,反而损失了五百人,双方开始了对峙,白袍军士气低落。
元颢看出了陈庆之的忧虑,对他说:“子云莫急,朕以前在关陇平叛的时候,这个杨昱曾是朕的下属,朕要派人招降他。”
陈庆之暂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听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