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尔等而来,只有一旨:军队立即启动最高备战状态,随时准备迎战。”
众将领齐声道:“诺!”
周瑾瑜点点头:“不可轻心,莫以为他们限定了日期,倭寇就不会在此之前突袭。”
“那些背信弃义的小鬼子何时言出必行过,对他们的话绝不可信。”
“必须随时戒备,紧密监视敌军动态,以防暗算。”
“都明白了吗?”
“明白!”
闻言,周瑾瑜颌首微笑着:“既明其理,回去做万全准备罢。”
“诺。”
众将领回应后,纷纷起身离去。
直至人群散去,刘源悄悄贴近周瑾瑜低语:“小鬼子再多我不惧,你知道我在怕什么吗?”
周瑾瑜含笑答道:“无非畏惧朝廷会向倭国妥协罢了。”
刘源略一沉吟:“难道你不担心?”
周瑾瑜笑着安抚道:“勿虑,如今朝廷尚不敢轻易让步。”
“政府虽软弱,可也不敢无视民意。
如今我军节节胜利,士气正高昂。”
“全国抗倭热潮空前高涨,如此时政府对倭让步,必失民心。”
“蒋委员长不会干这种自毁长城之事,且我军连绵胜利亦激化了他的决定,否则何以派遣他的亲信第五军赴沪海?”
“这战争已持续半个余月,此前他却不愿派第五军助阵,甚至未曾向第十七军派增援,为何?因为他害怕,他观望。
一旦十七军败绩,他将立刻妥协倭国,并推责予十七军,犹如当年失陷东北三省之事。”
“现今我们势头良好,他方将精锐部署至沪海,一则是收买人心,另一则是静观事态变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