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庄子已然放下了手中的药碗,在听完蒙仲的解释后,他颇为惊讶地点了点头。
蒙仲是否甘心摧毁鱼篓网,这点庄子仍不得而知,但此子在这件事中的见解,确实值得庄子感到惊讶――尤其是蒙仲点到了「世人趋利」的本性,这正是庄子希望摧毁那只鱼篓网的原因,因为他不想这种便利的捕鱼工具流传出去,从而使得江河湖泊内的鱼因为遭到世人的大肆捕捉而绝技,且最终害了世人自己。
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庄子的确高傲,他对世人的看法也往往会朝着不好的那面演变――可能是他觉得当时乃「道亏之世」的原因吧。
旋即,庄子提笔在一块竹牌上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竭泽而渔」这个典故,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幕下重臣「雍季」。
当时正值晋文公与楚成王争夺中原霸主地位时的关键战役「城濮之战」――即「晋秦齐宋四国联盟」对战「楚曹卫郑诸国联盟」的这场中原大战的末期。
那时,晋国的国力虽然还在上升阶段,但却未必能稳胜强大的楚国,于是晋文公便问计与心腹重臣「狐偃」,而后者献上了欺骗的计策――即「避退三舍」典故的由来,晋国军队借口曾经晋文公对楚成王那「他日若不幸对立,我当为您避退三舍」的承诺,后退三舍之地,示敌以弱,骗取楚军深入敌境,最终被晋军击败,从而一举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百年的伟业。
【PS:详细以后再提。
】
而当「狐偃」献上这招计策时,晋文公亦请教了「雍季」,当时雍季对晋文公就说了这句话: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雍季意在告诉晋文公,想要打败楚国称霸中原,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军队、依靠国力,倘若使用欺诈的手段,就算能得到一时的收获,但对方下次就不会再上当了。
晋文公深以为然,于是在这次「城濮之战」用「狐偃」的计谋击败了楚国后,致力于发展晋国自身,这使得在长达百年的「晋楚争霸」中,楚国终究无法击败晋国而成为中原霸主,直到一百年后楚庄王横空出世。
虽然「竭泽而渔」的典故是「雍季」借此告诫晋文公,不要总是将击败楚国的希望寄托在阴谋诡计这种旁门左道上,但「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这两个词本身就蕴含朴实的道理,是故后来被广泛流传,用来劝告君主与世人莫要只贪图眼前之利。
听了庄子的‘讲解’后,诸子反应各异。
见此蒙仲便说道:“若有不同的见解,不妨提出来探讨辩论。”
这个提议,其实是很符合庄子心意的,只可惜底下的诸子目前见识还少,懂得的道理也少,因此难以准确而贯通地阐述自己的见解。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诸子的‘思想层次’过低――他们思考的,是鱼篓网对他们自身的利弊;而庄子所着眼的,却是鱼篓网对整个世道的利弊。
思考问题的层次都不一样,庄子自然提不起兴趣――这或许就是惠子死后,庄子感慨自己再无能辩论的对手的真正原因。
在此期间,唯独蒙仲的见解,让他有些兴趣。
比如蒙仲提议把鱼篓网的网眼制得大一些,这样就能让小鱼从网眼中逃过,不至于遏断了仍在生长的小鱼以及鱼苗。
但是对于「世人趋利本性」,蒙仲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认为只能从「加强道德约束」方面着手。
「加强道德约束」,这个说法让庄子颇为不喜。
要知道,道家思想主张的是主动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道德约束,这其实是儒家对世俗的要求――儒家刻意强调礼数,其本质除了君君臣臣的阶级之分外,也是为了加强世人的仁义礼德,继而使世道变得更好,或者干脆地说,变得更有秩序。
虽然道家也提倡让世俗变得更有秩序,但不同的是,道家思想是希望世人主动去接纳、去感悟‘秩序’,而儒家则是借礼数,直接将秩序套在了世人头上,尽管结果看上去相同,但由于过程大为不同,从而产生了「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的天壤之别。
『……』
看着仍在诸子面前侃侃而谈的蒙仲,庄子抿了抿嘴唇,捋着髯须若有所思。
他发现,蒙仲这个他暂时还未承认是弟子的弟子,似乎对儒家颇有好感。
唔……这可不成!
庄子暗暗想道。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蒙仲单独授业,让后者彻底认清儒家的真面目,以便此子一心向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2月11入v,届时万更加红包乌云波前脚从顺治废后剧组杀青,后脚就喜提了重孙的废后诏书。乾隆那拉氏,朕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留你妃位,望你自省己身,闭宫悔过。乌云波皇上说的是,继后之位,臣妾不配。转头,...
作为一名逆袭女配的快穿任务者,霜眠表示,我做的是逆袭任务,为什么还要攻略男神一男生拉着霜眠告白时,某青梅竹马慢悠悠地走来眠眠,该回家吃饭了。清冷俊逸的学长抽过霜眠手中的情书,温润一笑情书谁...
神秘游戏从天而降,水蓝星的所有人类都被迫成为游戏玩家。玩家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触发游戏副本。游戏副本触发后,玩家会收到副本任务。只要参与副本游戏,玩家就有机会获得经验值。但只有完成副本任务,玩家才...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
医药世家少年,家中突逢巨变,被迫从军,历尽艰险但仍自强不息,立志自习武功为父报仇。后偶遇仙人,成为散修,踏上修仙之途。修仙之途自是坎坷多磨波折不断,公孙衍不畏艰险,潜心修炼,思阴阳,悟仙...
预收顶流的替身前妻会通灵求收藏苏锦霓是福德寺供奉的一只瓷做招财猫。意外穿越,成了被寄养道观的四岁女童。小道观破破烂烂四处漏风,穷得连香火都没有。眼看就要朝不保夕,她一捏小猫爪,要不要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