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又不顾朝中老臣们的规劝,把兵权全权交于秦王。”
“本王那个二侄子若能懂事儿些倒也罢了,但他偏偏又是个恃宠生骄、不知避讳的,只顾自己博取圣宠和民间虚名,再三让太子陷入难堪之境。”
“帝王之家最怕兄弟阋墙,所以,太子防的是秦王羽翼日益丰满,有朝一日心生反意,太子并不是针对老君山众人。
还望薛先生体谅。”
薛真卿诚惶诚恐:“学生岂敢迁怒太子。”
六王爷慕容烨扶起“薛敬辞”
,和蔼地笑着:“先生不用如此战战兢兢,本王今日冒昧请来先生,乃是太子授意。”
“太子殿下希望先生能为太子幕僚,辅佐储君。
平日替太子看着秦王,谨防他有异动。
这并非太子多疑,而是唯恐‘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终究,防人之心不可无。”
“毕竟,官家如有变故,苦的是天下百姓。
太子殿下他赌不起也输不起。”
“再则,太子仰慕先生学富八斗、谋略过人已久,还请先生暗中为东宫出谋划策。
殿下承诺,现在虽不能给先生一官半职,但银两赏赐绝不会短了先生的。
将来太子继位,可拜先生为三公之一。”
薛真卿细想了下六王爷话里的意思:
一是希望冰释前嫌。
二是旁敲侧击地告诉他,太子迟早要收拾秦王,跟着秦王不仅没有前途,更是自寻死路。
三是招揽他为太子幕僚——一个潜伏秦王身边的太子幕僚。
六王爷见“薛敬辞”
沉默不语若有所思,眯了眯眼睛,又道:
“坊间传闻先生为秦王面,倘若传闻属实,太子和本王皆惜先生一介堂堂好儿郎,却屈于人下……”
好一句“屈于人下”
,一语双关。
“薛敬辞”
似被此言触及了痛处,蓦然抬起头,直视六王爷的眼睛,悲愤填膺,说道:
“王爷,学生也是书香门第,名门之后,也曾十年寒窗苦读,阅遍圣贤书。
也懂礼义廉耻,也欲封侯拜相,怎奈生逢乱世,命运多牟。”
“如今,出于无奈才屈身于秦王府。
怎料竟被坊间传得如此不堪。”
六王爷见“薛敬辞”
这般激动,知道一番口舌,终于有句话撬动了“他”
的心门,此后策反、拉拢便是事半功倍。
于是趁热打铁,继续侃侃而道:
“秦王若是怜惜先生,真心相待,怎会让先生沙场涉险,又怎会让此等污言秽语流传坊间,毁了先生的清誉。”
“先生如若追随太子,东宫定当以礼相待,荣华富贵,封侯拜相,并为先生着史,留一世清名。”
“薛先生,你们汉人的读书人,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为的不就是日后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吗?跟了太子,将来在朝堂之上便是稳坐钓鱼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